經過14年的艱苦奮鬥與精心準備之後,首架由中國人自主研製的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於2016年6月28日成功實現由成都至上海的首次載客商業飛行。儘管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商業飛行,但對飽含太多辛酸淚的中國民用飛機產業而言,仍然是一個遲來的里程碑事件。
從商業市場價值而言,中國已躋身全球最大航空市場,但在民用飛機製造方面,仍是一個短板。中國民機產業起步並不算晚,在上世紀80年代就初步具備幹線飛機製造能力,但由於各種原因始終未能跟上世界航空工業的發展主流。所以當波音、空客兩大巨頭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時,中國的航空企業卻只能充當代工角色。而“運10”的折戟沉沙,老“三步走”戰略由於受到美歐聯合絞殺而突然破滅,更讓人為中國的民機產業扼腕歎息。
痛定思痛後,又回到了以我為主的發展道路。2002年4月,新支線客機項目正式立項,2007年12月21日,被稱為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700,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總裝下線。但短短數月之後,中航商飛就被迫對外宣佈:由於飛機關鍵系統供應商未能按時提供試驗條件,ARJ21-700首飛將推遲,最終首飛時間比原計劃拖延了9個月。之後,新支線客機項目一直在審慎推進,並於2012年4月完成全部研發試飛工作,進入審定試飛階段,於2014年12月30日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但由於迄今未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適航認證,故ARJ21只能在中國和部分亞洲、非洲及南美國家運營。被媒體普遍宣傳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其實質是指中國民機產業通過該項目的研製獲得了在獨立設計、系統集成以及專案綜合管理方面的能力,與真正意義上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與自主智慧財產權相距甚遠。
新三步走關鍵跨越
需要二十年
ARJ21-700投入商業運營,標誌著志在成為與波音、空客比肩的中國商飛,實現了設計製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步跨越,根據中國商飛的發展規劃,將以ARJ21的先行先試為基礎,先在技術統籌、線路運營、國際適航證等方面積累經驗,再複製到C919幹線飛機上,以消除外界對中國產飛機的品質、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擔憂。其後,將會製造300個座位及以上的遠端客機,實現支線客機、中程客機和遠端客機的三步走跨越,真正實現“飛得更高”。
不過,僅有不足十年發展經驗的中國商飛要在短期內全面縮小與波音、空客之間的差距並不現實。筆者估計,勤勉努力的中國商飛要真正躋身全球航空工業並成為較成熟的市場供應商,至少需要二十年。眾所周知,無論是新支線客機專案還是中遠端幹線飛機專案,都是凝聚大量資金與高新技術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數千億元的資金投入以及發動機和航電系統等關鍵部件的國產化,更需要世界級的專案統籌和運營管理能力,特別是管理全球供應鏈的能力。
就制約中國民機產業發展的發動機來說,無論是ARJ21-700項目採用的CF-34-10A發動機,還是不久之後首飛的C9199採用CFM國際公司的LEAP-X1C發動機,都需要全球採購與配置。中航工業正在研製的CJ-1000國產發動機最早將於2022年裝備C919,而適用於寬體客機C929的國產發動機CJ-2000預計要到2025-2030年完成適航取證。而這只是一般的樂觀預計,這期間會否發生意外,誰也無法給出精准預測。欣慰的是,整合了國內相關技術與生產資源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已經成立,預計國家和有關方面將投入專項資金1000億元,加上配套資金,預計未來五年航空發動機將獲得2000億元的資金以及相關政策支援。但這只是靜態的預測,作為航空工業明珠的發動機,其研製與試驗週期之長以及投入商業運營之前需要克服的諸多瓶頸,在業內早已盡人皆知。
突破美歐認證壁壘
需要國家智慧
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架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的交付運營,是志向高遠的中國民用飛機產業實現由支線客機向中程客機乃至遠端客機研製、生產與運營三步走跨越的關鍵一步。現階段仍然主要依賴於國外關鍵零部件的中國民機產業,亟需在發動機、機載與航電系統等關鍵技術實現自主技術供給,並以國家智慧突破美歐在適航認證領域設置的瓶頸。
目前,中國商飛已在技術統籌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其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向客戶展現出成熟的技術支援能力以及產品的運行品質與安全性能,而這些當然離不開民機研製全過程的品質控制體系和相關程式規範,完善的飛行支援與行銷服務體系。即便根據樂觀預計,我國將在2025年實現C919的商業化運營,但屆時波音和空客很可能早已推出了波音737和空客320的升級產品。假如美歐聯手在適航取證方面刁難,中國商飛又將面臨遭受雙重打壓的局面。
所謂國際適航認證,早已成為既有主導大國對新興經濟體民機產業發展進行戰略鎖定的王牌。美國人很清楚,中國通過ARJ21-700飛機的研製,已走完了噴氣支線客機設計、製造、試驗、試飛全過程,攻克了鳥撞試驗、全機高能電磁場輻射試驗、閃電防護間接效應試驗等一大批重大試驗課題,掌握了失速、最小離地速度、顫振、自然結冰、起落架擺振等一大批關鍵試飛技術,就技術層面而言,已具備頒證條件,但遲遲卡在手上不發,原因不言自明。
破解國際認證壁壘,需要國家智慧,而國家智慧的背後,是中國和美歐圍繞民機產業發展的佈局與利益分配如何找到有效的均衡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