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基因組流行病學研究"中,泰國瑪希隆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來自柬埔寨、老撾、泰國東北部、越南等地的1600多份惡性瘧原蟲基因組樣本,調查了一種惡性瘧原蟲基因株2007年至2018年間在東南亞的進化和傳播情況。這種名為KEL1/PLA1的基因株對雙氫青蒿素與呱喹聯用具有耐藥性。
研究發現,KEL1/PLA1已從最初被報告的柬埔寨傳播至所有被調查國家,除老撾外,所有地區的流行率都上升到50%以上。不僅地理上迅速擴散,部分KEL1/PLA1基因株還進化出"氯喹抗性轉運(crt)"基因突變,增加了它們對呱喹的耐藥能力。
上述結果被另一項關於青蒿素耐藥性的臨床研究佐證。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報告了來自柬埔寨、越南和泰國7處的曾接受雙氫青蒿素與呱喹聯用治療的140名瘧疾患者情況。結果顯示,該療法抗瘧失敗率在泰國東北部、越南西南部、柬埔寨西部和東北部地區分別達到87%、53%、62%和27%。研究人員還發現,crt基因突變率迅速增長,進一步增加了治療失敗率。
目前清除瘧原蟲主要依靠"青蒿素組合療法(ACT)",即將青蒿素與其他6種聯用藥物中的一種配合使用。研究人員呼籲,東南亞國家應儘快放棄雙氫青蒿素和呱喹聯用療法,將呱喹換成目前有效的藥物如甲氟喹或咯萘啶與青蒿素聯用,或考慮青蒿素與兩種藥物聯用的療法。此外,應即時繪製耐藥瘧原蟲傳播圖,以便其他國家能夠迅速採取行動,在必要時更換藥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