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智慧醫療,是融合物聯網、雲計算與大資料處理技術,以“感、知、行”為核心,建立智慧遠端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業內人士指出,智慧醫療產業現已步入啟動期,市場有望高速增長,細分領域龍頭初現,但商業模式還有待完善。
根據《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到2020年,實現全員人口資訊、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資料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並資訊動態更新,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資訊平臺,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遠端醫療服務等發展。
基於物聯網的全新業態
智醫療是一種以患者資料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資料獲取、知識發現和遠端服務。其中,資料獲取由醫療物聯網完成,知識發現依靠大資料處理技術進行,遠端服務則由雲端服務與輕便的智慧醫療終端共同提供。這三個階段形成智慧醫療中“感、知、行”。
以產檢為例,孕婦懷孕期間需要進行數次產檢,通常需要反復從家裡到醫院檢查。實際上,孕婦的大部分常規檢查,如宮縮、胎心、胎動等都可以借助儀器完成。如果採用智慧醫療模式,該孕婦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快生產時去醫院產檢即可,其餘可以在家裡通過終端設備自助完成,並將資訊傳輸到醫院,再由醫生給出檢查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倪明選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智慧醫療具備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潛力。
一般而言,與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相比,智慧醫療具備多個優勢。
首先,利用多種感測器設備和適合家庭使用的醫療儀器,自動或自助採集人體生命各類體征資料,在減輕醫務人員負擔的同時,能夠獲取更豐富的資料。
其次,採集的資料通過無線網路自動傳輸至醫院資料中心,醫務人員利用資料提供遠端醫療服務,能夠提高服務效率,緩解排隊問題,並減少交通成本。
第三,資料集中存放管理,可以實現資料的廣泛共用和深度利用,有助於解決關鍵病例和疑難雜症,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對亞健康人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長期、快速、穩定的健康監控和診療服務,降低發病風險,間接減少對稀缺醫療資源如床位和血漿的需求。
倪明選表示,實現智慧醫療的關鍵是物聯網技術和雲計算技術。這兩大技術的連接點是海量的醫療資料,或稱為“醫療大資料”。醫療物聯網中資料規模龐大,增長速度很快,傳統的資料庫技術難以有效對其進行管理和處理。因此,在智慧醫療體系中,需要引入專用於醫療服務的雲計算平臺,以較低成本實現高效和可擴展的醫療大資料存儲與處理,並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
智慧醫療強調資料的採集和利用,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雖然現有的電子病歷系統能夠以數位化方式保存患者在醫院的檢查與就診記錄,但這些資料有限。智慧醫療利用物聯網技術隨時隨地採集各種人體生命體征資料並自動保存,比人工錄入電子病歷的資料量高出數個數量級。
而資料的深度利用,即使用資料採擷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可以從資料中發現隱藏的知識。例如,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變化週期、心率異常檢測、生命體征關聯變化模式等,由於涉及的資料種類繁多且規模龐大,這些知識難以憑藉醫生的經驗以人工方式獲得,而應用大規模資料處理技術,能夠分析這些資料,説明醫生診療疑難雜症。
倪明選表示,智慧醫療是以“感、知、行”為核心的智慧遠端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感”的挑戰在於如何長期、精確、便捷、及時、無創地採集各種人體關鍵生命體征資料。“知”的挑戰在於如何從大資料資訊中挖掘關鍵生理特徵,可靠、快速、高效地發現早期疾病和預測健康風險。“行”的挑戰在於如何建立有效的資料模型,以實現大規模複雜健康查詢的快速準確回應。智慧醫療需要融合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處理等多種技術。目前,醫療物聯網發展日趨成熟,逐漸進入產業化階段。而面向大資料的雲計算尚面臨諸多挑戰。為最終實現智慧醫療,需要在醫療大資料的存儲、管理、處理、分析等方面尋求突破。
電信運營商搶佔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智慧醫療推進較為積極的並非醫藥企業,而是電信運營商。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電信運營商多在積極向這一領域擴張,將其視為全新的盈利增長點。全球重要電信運營商紛紛成立專門部門負責醫療資訊化運營,大量聘請來自醫療機構負責資訊技術的高管組成諮詢委員會。在服務方面,運營商重視網路及安全設施的部署,建設醫療資訊化服務的基礎。
中國聯通集團研究院研究員李建功指出,目前全球智慧醫療業務發展突顯三大特點:首先,傳統通信行業多以ICT基礎業務作為智慧醫療業務切入點和業務開展基礎;其次,智慧醫療作為行業資訊化的一種典型應用,具有行業特點強、個性化要求高的特點;第三,智慧醫療作為新興行業,目前仍未形成成熟產業鏈,合作夥伴正在探索未來發展模式。
2010年,西班牙電信強勢進軍醫療資訊領域,專門成立了智慧醫療業務部門。西班牙電信開發基於ICT的醫療業務,包括通過移動方式提醒患者就醫、適用于慢性病患者的遠端監控、遠端修改病歷以及基於視訊會議的病患諮詢等。
AT&T公司近期在管理層架構中新設首席醫療資訊官。這標誌著該公司已將智慧醫療行業作為一大潛力領域進行系統開發。AT&T公司針對行業中醫院、醫生、公共衛生人員等不同的主體,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包括醫療資訊交換、遠端醫療、安全服務、災後恢復、統一通信、遠端醫療等解決方案。
跨國電信運營商Vodafone則在智慧醫療服務領域重點關注三類主體,包括製藥公司、醫療服務機構和醫療保險提供者。Vodafone研發團隊提供應用服務系統作為重點產業。醫療機構員工可通過移動終端以遠端方式方便接入其應用系統,即時接入最新醫療健康資料並使用其他資源,以方便服務客戶、判斷產品效能、指導安全用藥、提高產品和服務效率。
此外,高通公司宣佈組建全資子公司高通生命公司,運營此前的高通無線醫療部門業務。同時,將設立規模為1億美元的高通生命基金,由高通公司投資集團——高通風險投資管理。高通生命公司的首項產品——無線醫療終端平臺已上市,旨在通過基於雲的解決方案將無線醫療終端互聯,以方便終端使用者。
穀歌和IBM公司在2009年即宣佈,患者可以使用IBM的軟體從他們的醫療設備,如血壓和血糖監測的介面來傳輸資料,並通過穀歌線上錄入個人健康記錄庫中。
英特爾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早在2009年就建立合作關係,在智慧醫療業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並成立了康體佳健康聯盟,旨在實現醫療設備和系統之間交換資訊標準化。
中國運營商的智慧醫療業務有所不同,地方運營商目前主要提供一些保健、健康提醒類資訊服務,包括疾病預防、飲食調養以及預約類服務,缺乏針對性,介入服務有限,對使用者的吸引力不夠。
缺乏成熟商業模式
中國的智慧醫療產業目前仍沒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但表現出政府參與度加強、應用範圍趨廣、物聯健康終端需求猛增、互聯互通更全面等特點。
智慧醫療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療服務業態,除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外,政策及規範也有待完善。現行政策按醫院審批和監管模式進行,不利於智慧醫療的發展,同時目前還存在對個人電子健康檔案資訊保護的缺失。
醫療衛生“十三五”規劃明確,醫療資訊化建設作為“四梁八柱”之一,要求利用現代化資訊手段,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衛生服務。並進一步明確“3521”工程建設要求,即建設國家、省和市州3級衛生資訊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管理等5項業務應用,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2個基礎資料庫和1個私人網路絡。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醫療主管機關將逐漸針對人群、服務範圍、標準,出臺相關監管規範,解決健康體檢與健康診療、健康保險的結合問題。
隨著應用系統和終端產品的逐漸成熟完善,智慧醫療的應用範圍將逐漸拓廣。智慧醫療的應用範圍逐漸覆蓋用戶全生命週期,包括新生兒出生、新生兒家庭訪視、兒童健康檢查、預防接種、健康體檢、高血壓患者隨訪、糖尿病患者隨訪、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
據ABI研究公司的研究報告,2017年可穿戴設備的市場需求將超過4億台。在未來5年,在體育、健身以及臨床上使用的心率監測器和可穿戴血壓計等設備將促進無線感測器的應用。藍牙等新型低功率無線技術將與社交網路和智慧手機相結合,促進無線感測器的應用。物聯健康終端產品將在未來3-5年裡成為健康業務重要部分,尤其對於管理慢性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高血壓和糖尿病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