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海證券報從市場上獲悉,監管部門針對銀行保險業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給出指導性意見,重點強調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須堅持四個原則,包括: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主業集中於實體經濟、技術先進、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鏈鏈條企業;交易背景要真實;堅持交易資訊可得,確保直接獲取第一手的原始交易資訊和資料;全面管控風險。
供應鏈金融爆發式增長
何為供應鏈金融?簡而言之,它本質上是一種創新的融資模式,其核心參與方主要有: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作為參與主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作為融資方,提供資金的銀行及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業內人士介紹,在現金貸等消費金融業務遭遇嚴監管的當下,商業銀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電商巨頭、供應鏈公司、物流企業、P2P公司等紛紛由C端金融轉向B端佈局,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迎來快速發展。
從市場多份調研資料中可窺供應鏈金融業務近兩年來的爆發態勢。易寶研究院在其發佈的《2018年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7萬億元。
相比于傳統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有著更靈活、更普惠的獨特優勢,可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改善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更被視為是繼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後的又一風口。
監管提出四大基本原則
然而,同樣因為業務的創新性,以及涉及主體過多,其風險也出現了新的特點。一旦發生問題,法律約束、認識認定、主體鑒別都是風控的難點。
對此,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規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更好地為供應鏈上下游鏈條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現金管理等一攬子或定制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真實的交易背景,是供應鏈金融的關鍵要素。據業內人士透露,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首先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應堅持四大基本原則,其中一項就是堅持交易背景真實,嚴防虛假交易、虛構融資、非法獲利現象。
如何識別供應鏈金融中的虛假交易?“監管部門會要求金融機構在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時,應加強真實性審查,應對交易真實性和合理性進行盡職審核與專業判斷。必要時銀行、保險機構可將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嵌入交易環節,運用移動感知視頻等技術,對物流及庫存商品實施遠端監測,提升智慧風控水準。”某金融機構熟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資深人士說。
如何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控能力?指導意見提出,銀行、保險機構應成立專門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部門(或中心),並加快培育專業人才隊伍。通過建立健全完備的風控體系,提高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的風險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以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據瞭解,監管部門在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應加強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合規管理,禁止借金融創新之名違法違規展業或變相開辦未經許可的業務;不得借供應鏈金融之名搭建提供撮合和報價等仲介服務的多邊資產交易平臺。
此外,指導意見還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核心企業風險管理。比如,應明確核心企業准入標準和名單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對核心企業所處行業發展前景的研判,及時開展風險預警、核查與處置。
在規範前提下鼓勵創新
“監管部門給出指導性意見,旨在規範供應鏈金融業務,而不是打壓。”業內消息人士透露,指導意見中還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在規範的前提下進行探索和創新。
比如,鼓勵保險機構根據供應鏈發展特點,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穩妥開展各類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為上下游鏈條企業獲取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又比如,將鼓勵銀行、保險機構開展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和創新,支援訂單農戶參加農業保險,將金融服務延伸至種植戶、養殖戶等終端農戶,以核心企業帶動農村企業和農戶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在完善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體系方面,指導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應合理配置供應鏈融資額度,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施差別化信貸管理,健全供應鏈金融業務激勵約束及容錯糾錯機制,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體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