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去年共虧28億元 互聯網險企到底把錢“燒”哪兒了

中国财富网
2019-05-14 15:27

已收藏

當5年前首張互聯網保險牌照橫空出世時,曾引無數同業豔羨。不同于傳統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互聯網保險公司直接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業務的“一步到位”功能,帶給市場極大的想像空間。

夢想雖美好,現實卻很骨感。幾年時間摸索下來,首批互聯網保險公司交出的成績單卻是越虧越多。令人費解的同時,市場更關心的是,互聯網保險公司離盈利究竟還有多遠?

虧幅擴大八成以上

隨著2018年年報的披露,首批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浮出水面。“紮心”的是,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幅度均進一步擴大。

已在港交所上市的眾安線上,去年實現保費收入112.6億元,同比增長89%;綜合成本率也進一步改善,但虧損近18億元,同比擴大80%。另外3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去年合計虧損10餘億元,其中泰康線上、安心保險的虧幅分別擴大84%、66%,易安線上則由盈轉虧。

細究年報可見,賠付支出大幅上升是導致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擴大的共因。尤以安心保險最明顯,2018年該公司賠付支出同比擴大5倍至8億元,占保險業務收入的52%。其次是眾安線上,去年賠付支出近46.5億元,占同年保險業務收入的41%,同比擴大98%。另外兩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賠付支出占比均在三成左右,但均同比擴大80%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賠付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險公司的業務品質。由此可見,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目前還處於犧牲部分品質追求市場規模的時期,當然,這也是很多初創保險公司的必經階段。

意外傷害險和健康險是泰康線上與易安保險主攻的方向,雖然帶來了可觀的保費收入,但賠付支出同樣不低。據統計,2018年,這兩項業務為兩家公司貢獻了80%、89%的保費收入,同時也帶來了75%、86%的賠付支出。承保風控不力是這兩類險種賠付高企的主因。

試圖另闢蹊徑的眾安線上和安心保險,則在保證保險這項新型險種上栽了跟頭。這個險種給兩家公司均帶來了不小的賠付支出。不過,面對這方面的虧損,兩家公司選擇了不同的應對策略。

據瞭解,安心保險2017年開始瞄上保證保險,主要承保對象為P2P平臺,當年憑藉該險種攬入保費逾2億元。不幸遭遇“爆雷”,去年該險種賠付支出高達1.75億元。眼見形勢不好,安心保險去年大幅壓縮保證保險業務,業務收入同比下滑78%至0.44億元。

眾安線上則選擇加強風控,同時繼續擴大業務規模。2018年,眾安線上消費金融生態賠付率下降32.6個百分點至72.3%,保證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7%至22.68億元。自身的資源稟賦,決定了這兩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

一位互聯網保險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分析稱,眾安線上2017年便設立了保險經紀、小額貸款子公司,就是為2018年發力消費金融業務鋪路,通過聯合持牌金融機構,在技術與資料上深度合作,雙方聯合網路反欺詐,才能在去年消費金融行業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大幅降低賠付率。資本金和背景都不夠強大的安心保險則因難以配備各方資源,而無奈選擇了壓縮這塊業務。

需要更多耐心與包容

當下正值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成立3年至5年的關鍵時期。據不完全統計,有35%的財險公司在這一時期實現了盈利,但以輕資產為先發優勢的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怎會反而落後一步?

對於財險公司而言,能否實現承保盈利,主要取決於賠付支出和費用支出兩大指標。相比賠付支出可靠風控手段來加以遏制,費用支出因涉及協力廠商管道而難以掌控。在這方面,和傳統財險公司一樣,正處業務擴張期的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也深陷泥淖。

一般來說,財險公司的費用主要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下稱管道費用)、業管費。前者主要是財險公司支付給管道和代理人的費用,後者則包括技術服務費、職工薪酬和折舊攤銷等。

以安心保險和眾安線上為例,去年管道費用分別同比增長168%、98%。其中,處於強監管下的車險業務,去年費用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但在健康險上,費用使用效率卻明顯降低。比如,安心保險的健康險管道費用同比增長6.4倍,相應業務收入僅增長5.55倍。

相比管道費用,以技術服務費為主的業管費,則是互聯網保險公司不得不支出的一筆投入。以眾安線上和易安保險為例,兩家公司攤回分保費用後的實際業管費大幅提升,其中技術服務費占了大頭。“這兩家公司均將‘保險科技’作為公司戰略方向之一。科技輸出去年已經為眾安線上創收1億多元,只是尚未實現盈虧平衡;易安保險整體業務規模最小,但願意拿出近半收入用於科技研發,實屬不易。”前述互聯網保險公司人士分析稱。

那麼,互聯網保險公司究竟離盈利還有多遠?一位互聯網保險公司高管說,未來科技投入還會不斷加大,只能等業務規模慢慢擴大來攤薄成本,方能真正開始進入穩定的盈利期。

可預見的是,在行業深化轉型、市場競爭加劇的當下,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初創期或許比市場預期的還要久一些,資本和市場不妨沉下心來,給這批新生兒更多耐心與包容。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