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9年,專家表示,銀行業經營面臨盈利增速下滑、不良壓力抬升和理財業務轉型三大挑戰。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不確定風險衝擊下,銀行淨利潤增速料略有下滑。同時,由於部分領域潛在風險的防控任務依然較重、金融體系支持民營經濟的力度將明顯增強,預計2019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微升並保持在2%以內。另外,隨著相關政策逐步明確,未來資管行業競爭將加劇,銀行理財轉型任重道遠。
淨利增速可能下滑
展望2019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加大、經濟走勢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經營上的波動或成為2019年銀行業面臨的較大挑戰。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長期來看,銀行經營業績與宏觀經濟走勢呈正相關,但實體經濟的增速下滑傳導至銀行業績仍有一定滯後性,尤其是政策托底的大背景下,銀行業整體經營業績仍能維持向好的趨勢,但淨利潤同比增速相較2018年度可能略有下滑。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銀行業研究主管王家強預計,2019年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的水準。2019年貨幣調控將呈現穩中偏松的態勢,監管力度將邊際改善,且部分負面影響前期已有所釋放。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基建投資逐步走向上升通道,支援民營企業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均有助於商業銀行業績改善。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大型企業的信用風險及消費信貸等零售貸款的不良風險仍不容忽視。此外,降准對銀行利率的影響將逐步由負債端傳導至資產端,可能使貸款收益率下降。
“今年銀行在資產端的表現可以,利率議價能力也不錯,所以息差有擴張空間,但2019年或許會出現資產荒。”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怎麼選擇好的資產很值得探討。目前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因此銀行2019年息差或比今年小幅下降,如果淨息差下降,利潤增速就會受到影響,隨之料有小幅下降。
國信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預計,2019年銀行行業景氣度平緩下行,主要受信貸需求走弱、淨息差難以繼續提升、不良率有所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出於審慎,小幅下調了對2019年淨息差的預期,並提高未來幾年不良生成率假設。預計2019年行業整體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降至6%上下。”
不良率或穩中微升
專家表示,2019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或呈穩中微升態勢,特別要關注部分企業由於前期調整所形成的風險。
“今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2019年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不斷顯現,金融體系支持民營經濟的力度將明顯增強,這對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王家強表示,預計2019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或呈現穩中微升態勢,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將面臨較大不良貸款壓力,但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率將保持在2%以內。
連平認為,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品質有望保持平穩,但部分領域潛在風險的防控任務依然較重,並有可能對商業銀行資產品質形成負面影響,包括債務率較高的房地產企業、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債券違約可能引起的風險傳導,以及小微企業信用風險需加以關注。預計全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會維持在2%以內。
“2019年資產品質總體平穩,但還有一定壓力需要觀察。從實體經濟到金融傳導會有一個過程,在實體先出現問題後,過一段時間才會轉化成銀行風險的上升。
目前看,今年實體的調整有可能會在2019年後短期一段時間構成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曾剛稱。
此外,隨著紓困民企融資的政策不斷出臺,銀行需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入,資本金則是銀行信貸投放的重要基礎。
曾剛認為,未來資本補充會是一個重要問題。當前加強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其他融資管道在短期內要有非常大的投放很難。銀行在監管強化之下要加大投放,就會使資本需求增加。
曾剛表示,從宏觀上講,解決不了銀行的資本問題,就解決不了社融和信貸投放的問題。從微觀上講,銀行也面臨著監管規則的強化,監管要求在不斷提高。
理財子公司大有可為
今年資管領域多項監管規定陸續出臺,在打破剛兌、淨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銀行理財業務亟待轉型發展。
曾剛表示,資管新規的實施是銀行從2019年開始要面臨的現實問題。在轉型過程中,舊產品和新產品分別怎麼做,是否能夠形成新的業務收入來源,以及轉型是否能夠順暢等都需要思考。目前,制度雖然都已明確,但仍然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來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銀保監會一連公佈10張罰單,6家銀行合計被罰沒1.56億元。從案由來看,6家銀行均涉及理財業務違規,包括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提供保本承諾、信貸資金為理財產品提供融資等。業內普遍認為,銀行理財業務要做好風險隔離、打破投資者剛性兌付預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理財淨值化是大趨勢,產品線需要全面重構,豐富產品結構和業務模式。”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理財子公司的發展模式對中小行的衝擊較大,目前亟須彌補的是投研能力和線上管道的開發。未來行業競爭加劇,理財加速轉型,會更加市場化、差異化,整個行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認為,未來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大有可為。銀行資管具有客戶、管道等天然優勢,若順利完成轉型,有望在我國大資管行業中占主導地位。國外大銀行往往將資產管理業務放在主營業務、核心板塊的位置。而在我國,資產管理至少在目前看仍不是我國銀行業的主營核心業務之一,具體表現在人員配備、體制機制安排上沒有市場化的制度安排和足夠的資源投入,與銀行內部的其他業務的聯動較少,銀行資管的運作模式一度更多發揮的是監管套利的部分功能。
從中間業務收入看,申萬宏源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認為,預計2019年有望修復。本輪強監管對銀行理財業務收入的負面影響將逐步弱化,更多銀行通過發力信用卡業務、投行化轉型等實現多元化創收。從長期來看,預計銀行手續費收入對營收端的貢獻將持續提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