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四大行不良率繼續下降未來有望持續

中国财富网
2018-09-02 21:05

已收藏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金融環境出現一些變化,進而引起市場對於信用風險的擔憂。但是從四大行最近公佈的半年報看,在核銷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四大行信貸資產良好,不良貸款率延續下降態勢。

下一階段這種趨勢能否持續?記者注意到,大行普遍未雨綢繆,提高了撥備覆蓋率,且大行高管層在發佈會上傳遞的資訊顯示,今後一段時間有望保持目前的資產品質。

資產品質更“潔淨”

上證報記者根據半年報整理,截至6月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62%、1.43%和1.48%,分別較去年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0.19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和0.01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率僅僅是衡量資產品質的一個角度,從新發放貸款不良率、關注類貸款逾期率、逾期不良“剪刀差”等多維度指標觀察,四大行的資產也呈現更為“潔淨”的趨勢。

建行首席風險官廖林表示,截至6月末該行境內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繼續保持負剪刀差,目前為止是同業中唯一的負剪刀差。

工行董事長易會滿介紹,該行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下降39.1%,連續8個季度下降,2013年以來新增融資不良率保持在0.88%。

值得指出的是,各行資產負債表更為乾淨的背後,還有不良貸款認定標準的提升。

此前,銀保監會要求各行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計入不良貸款之中。廖林表示,目前建行境內分行60天以上的逾期貸款全部計入不良。

“我們執行得更早一些,所以最近行業不良上升,但我們卻保持不良‘雙降’態勢。” 農行行長趙歡稱。他進一步介紹稱,農行逾期30天以上的對公貸款全部計入了不良。

趙歡透露,農行正在研究對逾期批發貸款、公司貸款進行評估,凡是符合不良定義的,都盡可能地分類在不良裡,充分暴露銀行固有的風險然後出清處置,為銀行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真金白銀處置不良

在資產品質更為“潔淨”的背後,是銀行耗費大量的“真金白銀”核銷不良貸款。

易會滿直言,該行目前1.54%的低不良貸款率,是用巨大的財務成本換來的。“2015年到2017年這3年間,工行花費‘真金白銀’2050億元,處置了6000億元的不良貸款。”工行今年可能投入1000億元作為呆帳準備金,用於處置2200億元的不良貸款。

除了核銷外,銀行處置不良的手段還包括回收、盤活、批量轉讓和證券化。

今年上半年在不良資產交易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大行處置不良的方式出現結構性變化,當資產包賣不出好價格時,大行寧願核銷後自己回收,以時間換空間。

上半年建行批量轉讓給外部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貸款本金為93.2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89.90億元,已經“腰斬”。

農行首席風險官、首席合規官李志成透露,在處置策略方面,農行採取了多清收、多核銷、多重組、適度批量轉讓的策略。

具體而言,上半年農行現金清收不良資產本息合計278億元,同比多增79億元,居四大行首位;自主核銷不良資產307億元,同比多核銷125億元;批量轉讓、成交資產包19個,涉及不良資產本金82億元,平均本金收回率為43%;通過以資抵債、重組回檔和債轉股方式處置的不良資產達14億元。

未雨綢繆提撥備

資產品質好轉的同時,各家大行仍然提足撥備,折射出審慎經營的思路和未雨綢繆的考慮。

截至6月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73.21%、248.4%、164.79%和193.16%,分別較2017年末提升19個百分點、40個百分點、6個百分點和22個百分點。

儘管少計提撥備可以釋放出更多利潤,但銀行似乎更關注穩健經營和盈利的可持續性。“撥備提取766億元,和讓利潤增加兩、三個百分點相比,哪個更能體現一家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這是不言而喻的。”工行行長穀澍表示。

廖林也表示,中國有句老話叫“飽帶乾糧晴帶雨傘”,要未雨綢繆,一家銀行的發展除了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之外,可持續性的指標非常重要。建行今年的撥備基點稍高一些,目的是為了可持續發展。他介紹,撥備覆蓋率相對較高,一方面也是為了應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IFRS 9)的要求。

此外,大行提高撥備也有對外部環境的擔憂。趙歡稱,農行的高撥備是為了應對貿易摩擦的可能影響,以及為一些僵屍企業的出清做準備。

在四大行中,農行的撥備覆蓋率是最高的,此次撥備提高的百分比也是最大的。趙歡表示,農行不會再繼續追求更高的撥備覆蓋率,而是要適度。

對於下一階段信貸品質,大行高管們保持樂觀。易會滿稱,有信心保持今年全年的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他解釋:一是關鍵的資產品質指標逐季向好,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剪刀差大幅下降,潛在風險連續9個季度下降;二是不良貸款率較低的個人貸款比重上升了8.1個百分點;三是工行有20家分行實現“雙降”,過去4家不良貸款較高的分行壓力減小。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