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信託業規模首現負增長 盈利模式拷問信託公司

中国财富网
2018-06-17 09:31

已收藏

不僅銀行攬儲困難,近期,信託公司發行信託計畫也出現了募集困難的情況。目前房地產信託是收益率最高的一類產品。但也難逃“募資難”的命運。

“我們公司的房地產信託產品還在正常發行。不過募集資金太難了。合規的房地產企業都在發產品募資,都在‘搶錢’。非標融資是真的缺錢。”某信託公司的信託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2017年以來迅速擴張的信託業規模,在2018年4月末按下了“暫停鍵”。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信託公司股東開始轉讓手中股權。這其中甚至包括核心業務指標連續多年保持業內前三的中信信託。

“業務難做是一方面,股東希望部分‘套現’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某信託公司負責人如此評價“信託一哥”的股權轉讓事宜,“從現在開始才是真正考驗信託公司轉型的‘實戰’。”該人士指出。

募資難度增加

房地產信託仍就是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重要管道。但是隨著發行信託計畫募集資金的房產商越來越多,信託計畫的收益率水漲船高,資金的募集難度也隨之增加。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的資料顯示,今年5月份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65%,較上月增加0.28個百分點。集合產品預期收益率近一年來呈上升趨勢。用益認為,收益率持續上漲的原因一方面在於資產端,在去杠杆的背景下,信託交易對手對資金的需求更為迫切,能夠承受的融資成本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在於資金端,市場資金面總體偏緊,資金成本在逐步走高。預計未來,信託產品年化收益率大概率會繼續小幅攀升。

2017年下半年開始,地產企業融資呈現進一步收緊態勢。銀行貸款方面,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房企並購貸款推出新規,要求資產穿透、四證齊全、不得用於繳納土地款、在建工程投資完成25%等。而銀行也大多對開發商建立白名單制,大行已很少向銷售排名50強以外房企放開額度,部分銀行甚至已將名單收縮至20強或30強。

信託成為房地產融資的主要管道。

資料顯示,受資管新規及“去通道”、“壓嵌套”政策等因素影響,2018年一季度信託成立規模同比大幅下降,但房地產信託卻出現一定逆勢增長。2017年下半年開始銀行貸款、債券等融資收緊,使得房企願意付出更高的資金成本通過信託管道融資。

中國信託業協會資料顯示,2017年三、四季度,資金信託中投向為地產的信託計畫環比淨增金額分別為2956億元和2169億元,地產類信託占比較2017年一季度提升2個百分點。

用益信託線上平臺資料顯示,2018年1—5月,其集合類信託合計發行金額達到1848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47%,其平均融資成本上升超過1%。

壓力漸顯

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分析認為,資管新規和委託貸款新規等一系列嚴監管政策下,非標業務規模進入收縮週期,其中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減少規模明顯下降;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是非標收縮的主要領域,目前分別有3.44萬億和近1萬億的非標債務需要尋求接盤俠;在發行端受限的情況下,2018年——2020年共計5868億元地產債到期之後難以通過發行新債的方式到期續作,一些資質較差、區位優勢較弱,並且以商業地產為主的房地產企業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2018年——2020年也是信政合作的到期高峰,預計將有755億債務在此期間到期。鑒於監管禁止政府為信政合作計畫背書,未來有效的信政合作規模將減少,到期的資金續作存在較大風險。

上海信託網資料,截至2018年4月末,全行業信託資產餘額25.41萬億元,比年初減少8334.59億元,降幅3.18%;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16.09個百分點。其中,事務管理類信託資產餘額14.97萬億元,比年初減少6719.65億元,同比增速比年初大幅下降28.7個百分點。

在通道業務顯著壓縮的背景下,信託公司能否靠房地產持續盈利成了問題的關鍵。可以推斷的是,2018年、2019年房地產企業淨融資量大概率不會出現顯著攀升,而規模房企的續貸壓力顯著加大。

業務難做、前景不明朗,有些信託公司的股東開始轉讓股權。

今年以來,北方信託、天津信託、中原信託都開始轉讓股權。而6月13日的最新消息,中信信託擬轉讓股權不低於5%,價格不低於80億人民幣。令業界震動。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