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退貨運費險等產品的眾安線上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行業對互聯網財產保險的關注與日俱增。
今年前9月,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359.10億元,同比減少8.33%。其中非車險保費收入131.47億元,同比增長92.50%,占比36.61%。值得注意的是,各公司保單數量以及保費收入居前的互聯網非車險產品均以退貨運費險等為主。
而從市場集中度來看,互聯網財產險市場的“馬太效應”有所削弱。前三季度,“三巨頭”——平安產險、眾安線上和人保財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84.95億元,合計佔據51.50%的市場份額,較2016年、2015年分別下滑15.32個百分點、28.56個百分點。
協力廠商保費收入增近九成
日前,中保協對外發佈的《2017年三季度互聯網財產險業務資料包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全行業共有67家保險公司佈局互聯網財產險市場,其中開展互聯網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39家,開展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63家。通過PC官網、公司微信平臺、APP、WAP開展互聯網財險業務的公司分別為49家、53家、20家、19家,財產險與互聯網相融合的趨勢持續加強。
總的來說,今年1~9月,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累計為359.10億元,同比減少8.33%。其中,車險保費收入達到227.63億元,同比負增長29.62%,占比63.39%;非車險保費收入達到131.47億元,同比增長92.50%,占比36.61%。
從不同管道來看,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相較于傳統的PC官網管道,保險公司移動端業務實現了高速增長。最新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險企通過公司PC官網實現保費收入57.28億元,占比僅有15.95%,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7.07個百分點。與之相對的是,移動終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創造了131.76億元的保費收入,同比激增148.98%,占比達到36.69%,同比也有23.18個百分點的增長。其中,通過移動APP、移動官網手機WAP和微信平臺實現的保費收入分別是101.33億元、6.66億元、23.77億元
而從各管道業務占比趨勢來看,互聯網財產險呈現出公司移動端業務、協力廠商業務占比逐步增加,PC官網業務占比逐步縮減的平穩態勢。就今年前9月的統計情況而言,協力廠商業務占比達到43.96%,領先於公司移動端及PC官網業務的占比。與此同時,通過協力廠商實現的保費收入仍在攀升,達到157.87億元,漲幅為87.06%。
市場“馬太效應”減弱
在業務險種結構方面,互聯網財產險行業目前則持續呈現了非車險業務“高歌猛進”的發展趨勢。具體來說,在網銷整體中,互聯網車險業務所占的比重不斷下滑,1~9月累計保費收入占比為63.39%,而累計互聯網非車險業務占比則上升了13.94個百分點至36.61%。由於創新性持續增強,保障範圍不斷增加,互聯網非車險產品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
以“雙11”期間的保險消費為例,據螞蟻金服統計:今年11月11日,涵蓋退貨損失、雇主責任、質檢維修、售後維權、物流保證、價格保證、品質保證等在內的七大類近50種保險全天的出單量為8.6億單,再次刷新了紀錄。
而從前三季度的資料來看,退貨運費險無疑是互聯網非車險產品中的“主力”。《報告》顯示,今年1~9月,各公司保單數量銷售量居前十的互聯網非車險以退貨運費險等為主,保費收入居前十的互聯網非車險也主要是退貨運費險以及與出行相關的意外險。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網銷車險業務有所萎縮,但財險“一哥”的存在感仍是不可小覷的。以騰訊旗下的“微保”為例,上述人士指出,“尚在測試中的這個保險平臺今後應該也不會忽略車險產品,除此之外的業務佈局還有待觀察。”
隨著更多互聯網巨頭的“入場”,互聯網保險行業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一趨勢從前三季度的互聯網財險市場發展情況也能夠窺得一二。從市場集中度的角度來分析,今年1~9月,排名前八的企業共佔據71.58%的市場份額,與2016年、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10.9個百分點和22.58個百分點。其中位居前三位的是平安產險、眾安線上和人保財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84.95億元,合計份額數為51.50%,較2016年、2015年分別下滑15.32個百分點、28.56個百分點,行業市場集中度明顯下降,在日益激烈的“拼殺”下,互聯網財險市場的“馬太效應”亦有所削弱。
將互聯網車險業務與非車險業務分開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互聯網車險市場“三巨頭”為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38.07億元,市場份額之和達到60.66%;互聯網非車險市場“三巨頭”為眾安保險、泰康線上和平安產險,共實現保費收入66.88億元,市場份額之和為50.87%。
今年前9月,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359.10億元,同比減少8.33%。其中非車險保費收入131.47億元,同比增長92.50%,占比36.61%。值得注意的是,各公司保單數量以及保費收入居前的互聯網非車險產品均以退貨運費險等為主。
而從市場集中度來看,互聯網財產險市場的“馬太效應”有所削弱。前三季度,“三巨頭”——平安產險、眾安線上和人保財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84.95億元,合計佔據51.50%的市場份額,較2016年、2015年分別下滑15.32個百分點、28.56個百分點。
協力廠商保費收入增近九成
日前,中保協對外發佈的《2017年三季度互聯網財產險業務資料包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全行業共有67家保險公司佈局互聯網財產險市場,其中開展互聯網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39家,開展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63家。通過PC官網、公司微信平臺、APP、WAP開展互聯網財險業務的公司分別為49家、53家、20家、19家,財產險與互聯網相融合的趨勢持續加強。
總的來說,今年1~9月,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累計為359.10億元,同比減少8.33%。其中,車險保費收入達到227.63億元,同比負增長29.62%,占比63.39%;非車險保費收入達到131.47億元,同比增長92.50%,占比36.61%。
從不同管道來看,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相較于傳統的PC官網管道,保險公司移動端業務實現了高速增長。最新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險企通過公司PC官網實現保費收入57.28億元,占比僅有15.95%,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7.07個百分點。與之相對的是,移動終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創造了131.76億元的保費收入,同比激增148.98%,占比達到36.69%,同比也有23.18個百分點的增長。其中,通過移動APP、移動官網手機WAP和微信平臺實現的保費收入分別是101.33億元、6.66億元、23.77億元
而從各管道業務占比趨勢來看,互聯網財產險呈現出公司移動端業務、協力廠商業務占比逐步增加,PC官網業務占比逐步縮減的平穩態勢。就今年前9月的統計情況而言,協力廠商業務占比達到43.96%,領先於公司移動端及PC官網業務的占比。與此同時,通過協力廠商實現的保費收入仍在攀升,達到157.87億元,漲幅為87.06%。
市場“馬太效應”減弱
在業務險種結構方面,互聯網財產險行業目前則持續呈現了非車險業務“高歌猛進”的發展趨勢。具體來說,在網銷整體中,互聯網車險業務所占的比重不斷下滑,1~9月累計保費收入占比為63.39%,而累計互聯網非車險業務占比則上升了13.94個百分點至36.61%。由於創新性持續增強,保障範圍不斷增加,互聯網非車險產品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
以“雙11”期間的保險消費為例,據螞蟻金服統計:今年11月11日,涵蓋退貨損失、雇主責任、質檢維修、售後維權、物流保證、價格保證、品質保證等在內的七大類近50種保險全天的出單量為8.6億單,再次刷新了紀錄。
而從前三季度的資料來看,退貨運費險無疑是互聯網非車險產品中的“主力”。《報告》顯示,今年1~9月,各公司保單數量銷售量居前十的互聯網非車險以退貨運費險等為主,保費收入居前十的互聯網非車險也主要是退貨運費險以及與出行相關的意外險。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網銷車險業務有所萎縮,但財險“一哥”的存在感仍是不可小覷的。以騰訊旗下的“微保”為例,上述人士指出,“尚在測試中的這個保險平臺今後應該也不會忽略車險產品,除此之外的業務佈局還有待觀察。”
隨著更多互聯網巨頭的“入場”,互聯網保險行業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一趨勢從前三季度的互聯網財險市場發展情況也能夠窺得一二。從市場集中度的角度來分析,今年1~9月,排名前八的企業共佔據71.58%的市場份額,與2016年、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10.9個百分點和22.58個百分點。其中位居前三位的是平安產險、眾安線上和人保財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84.95億元,合計份額數為51.50%,較2016年、2015年分別下滑15.32個百分點、28.56個百分點,行業市場集中度明顯下降,在日益激烈的“拼殺”下,互聯網財險市場的“馬太效應”亦有所削弱。
將互聯網車險業務與非車險業務分開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互聯網車險市場“三巨頭”為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38.07億元,市場份額之和達到60.66%;互聯網非車險市場“三巨頭”為眾安保險、泰康線上和平安產險,共實現保費收入66.88億元,市場份額之和為50.87%。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