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農村“兩權”抵押試點大範圍推開 農村金融改革全速前進

中国证券网
2017-03-20 11:02

已收藏

2017年農村金融改革將實現全方位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政策層面上,多部門正在制定措施支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融資,為其建立貸款擔保體系;試點層面上,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等“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正大範圍推開,各地進行了大量創新型探索,今年年底前將完成,並總結經驗用於未來修法;企業層面上,大量互聯網金融企業瞄準了傳統金融機構觸不到的領域,今年將加大涉水農村金融的力度。

據農業部透露,新型經營主體貸款難、融資貴、保險少,仍是金融服務方面的一個短板。因此,目前多個部門正在制定相關措施,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融資。從2015年開始,農業部和財政部每年安排200多億元建立擔保基金,為新型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提供擔保。為更好地完善這一服務,農業部正在建立規模經營主體的直報系統,使資訊更透明,有利於其儘快得到生產經營的融資支援。

“兩權”抵押貸款一直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頭戲,這項改革今年將繼續深化推進。記者採訪瞭解到,各個試點地區和金融機構均在實踐“兩權”抵押貸款的過程中進行了探索和創新。

以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為例,當地探索制定了“項目池”模式:從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選擇經營狀況好、信譽度高的優質主體,通過優先給予涉農專案扶持和金融扶持等優惠政策,鼓勵引導其加入“項目池”。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借款人在申請貸款時,從“項目池”中選擇一家經營主體,簽訂“承接協議”。一旦產生風險、借款人無法還貸,其抵押的農地經營權由縣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收儲,根據協定,由承接主體流轉經營,續繳農戶土地租金,實現經營權二次流轉。同時,通過借款人轉讓收益,協商清償貸款本息額度,解決抵押物處置難問題。

東部省份某大型銀行三農業務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由於“兩權”抵押貸款的抵押物處置變現存在一定困難,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做了幾個“結合”:一是“兩權”抵押與房產抵押、保單質押等方式相結合;二是“兩權”抵押與財政擔保基金相結合。這種組合擔保的方式,既能為客戶提供有效的增信措施,也能更穩妥地推進“兩權”抵押業務發展。

為了增加“三農”貸款的可獲得性,很多銀行也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拓一些新的擔保和抵押方式。比如,針對一些農村規模化種養殖客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電商客戶,引入倉單質押、核心企業擔保、高端家庭成員擔保等擔保和信用貸款模式,解決“三農”客戶缺乏抵質押物、找擔保難的問題。

除了傳統金融機構,不少互聯網金融機構今年將加速挺進農村金融領域,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這些機構的機制更為靈活,是對現有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一大補充。

以聯想控股成員企業翼龍貸為例,該企業目前已在全國200個城市設立運營中心,覆蓋超過1300個區縣,10000多個鄉鎮,部分網點已經延伸到村級。單是其覆蓋保定市網上借貸業務的保定運營中心,就下轄了24個網點(24個縣市區),132個鄉鎮網點,從業人員395人。

據悉,截至2016年底,翼龍貸已經為“三農”領域提供資金支持超過200億元,其中95%以上的資金流向了種植業、養殖業的農民。翼龍貸CEO毛向前說,針對農村征信缺失問題,翼龍貸在商業模式上首創以“線上信息撮合”與“線下風險防控”相結合的“同城O2O”模式,即在貸前對借款人進行家訪,積累借款人完善的信用資訊和專案可行性資料,結合互聯網技術及大資料優勢做出評估。目前,翼龍貸已開發出我國首款針對農民的線上金融服務APP,在為農民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獲取農民的征信資訊,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級風控審核。

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表示,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讓城市消費者和農民實現雙贏。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著眼農民、關注農民,讓農民有活幹、有錢賺。他認為,當下互聯網既然能夠改變人們的消費、溝通甚至投資的方式,同樣也能改變農業。尤其是當更多的城裡的投資者,與線下認真經營的農戶聯繫在一起實現雙向聯動時,中國農村金融將迎來飛速發展。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