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不良資產供給量的增多,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參與者也更為多元:既有占絕對壟斷地位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最近接連獲得牌照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和互聯網平臺。在盈利前景被看好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本輪經濟結構調整未結束,參與機構對不良資產“冰棍效應”帶來的風險要予以關注。
據經濟參考報7月8日報導,海德股份6日發佈公告稱,海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取得西藏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海德資管完成設立。此前,其已獲得《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海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復》,批復內容包括確定海德資管收購、受託經營不良資產等業務範圍。海德資管是目前唯一一家由A股上市的民營公司全資控股的、主業為不良資產業務的資管公司。
海德資管入場只是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火爆的縮影。伴隨著不良資產供給量的增多,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參與者也更為多元:既有占絕對壟斷地位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最近接連獲得牌照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和互聯網平臺。在盈利前景被看好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本輪經濟結構調整未結束,參與機構對不良資產“冰棍效應”帶來的風險要予以關注。
主流 四大“壞賬銀行”倚靠全牌照深挖市場
國泰君安發佈的研究報告稱,不良處置業務具備高准入門檻、高資金要求、高專業能力和逆週期性的特徵,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競爭格局。在不良資產處置行業中,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是四大寡頭,地方AMC形成區域內有效補充。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近年來經歷了從政策性機構向商業性機構的轉型過程。截至目前,四大AMC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其中,信達和華融也已先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四大AMC的戰略均是圍繞不良資產主業構建金控集團,試圖利用其專業的優勢和全牌照的資源,加大對不良資產業務的投入。對於金控集團而言,集齊信託、銀行、保險、券商、公募基金、期貨、租賃七張金融牌照就可謂實現了“全牌照”,其中銀行、券商和保險三大牌照最為重要。記者梳理發現,四大AMC中,除了華融缺少保險牌照之外,其他三大公司均已經手握這三張重要牌照,距離七張的全牌照,四大AMC基本上也僅一步之遙。
“全牌照”極大提升了四大收購、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周禮耀撰文稱,與政策性階段相比,不良資產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極大的擴展,資產公司由過去只是對銀行系統不良資產包的收購處置,擴展到對社會上出現錯配的各類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優化配置,處置方式由債權買斷擴展到債務重組,處置標的由整包處置擴展到單戶處置,業務對象由金融機構擴展到非金融機構。
在四大寡頭壟斷之外,近年來,伴隨著監管政策的放開,多家省級甚至市級AMC也紛紛成立。在過去的半年內,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市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AMC,正式設立或拿到相關監管牌照。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地方AMC進入不良資產處置市場中。
與四大AMC相比,地方AMC在融資方式和成本、業務範圍、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等方面還處於劣勢。但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做本地的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有較大優勢,城商行、農信社、當地小貸公司等本地法人機構均是地方AMC的業務重點。地方AMC也試圖打造地方銀、政、企合作的不良資產經營“生態圈”。“不良資產處置是一個區域性非常強的業務,這方面地方AMC可以調動的資源更多。”一位不良資產處置業內人士表示。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受制於政策,地方AMC主要做不良資產的“重組和清收”而非“轉讓”。在業務開展模式上,較多運用的是聯合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基金。安徽國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勇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其正在發起設立專業的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基金,聯合社會資本共同參與處置不良資產。與此同時,考慮不良資產公司處置不良需要豐富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全牌照也將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多元 上市公司及互聯網平臺積極入場
不良資產處置雲平臺原動天CEO殷賓表示,高准入門檻的行業屬性使處置市場具備高集中度和高盈利性兩大特徵。其中高集中度是指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是一個寡頭壟斷行業,四大AMC 雄霸市場;而高盈利性則是指四大AMC ROE(淨資產收益率)在20%左右,明顯高於其他行業。“高盈利性吸引其他投資者爭相進入分食蛋糕。”他說。實際上,一些民營上市公司也非常看好該市場的前景,積極佈局相關業務。
除了上文提及的A股上市海德股份之外,新三板掛牌企業九信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九鼎集團旗下專注不良資產經營的資產管理公司。今年2月,九信資產與浙江省屬AMC——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就不良資產經營等業務展開合作。據其在新三板募資時披露的相關資訊,其用於不良資產的收購與處置業務的金額計畫達到130億元。
與此同時,一些互聯網平臺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殷賓表示,2015年以來,針對不良資產處置的互聯網創業平臺開始出現,傳統資產管理公司也積極嘗試“觸網”,通過合作或自建平臺等方式進行業務佈局,目前已達20至30家。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稱,互聯網平臺滲入這一市場大多並不真正參與資產處置環節,更多的是充當資產交易平臺或融資平臺的角色。
“所謂融資平臺,就是一些不良債權在收購和處置的過程中需要資金,相關機構會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管道來融資。由於不良資產風險較大,在這個交易的架構中,一般會設置一些回購條款或是嵌入擔保、保險機制,以保證平臺的投資人最終能夠獲得固定的收益。”一位P2P平臺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資訊撮合相關服務也是互聯網平臺最主要的業務之一。”上述不良資產處置業內人士表示。
以原動天的模式為例,其委託方與處置方免費入駐平臺,平臺一方面對不良資產進行多維度分析,一方面對接線下處置分佈點,為委託方和處置機構提供匹配資源,讓不良資產處置更便捷。“互聯網平臺以其大流量、大資料、雲計算等優勢,能夠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資訊的高效查詢和匹配,彌補了傳統方式不足。”殷賓說。
風險 不良資產“冰棍效應”需警惕
伴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前景更為廣闊,也吸引了更多機構進入。但是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國內經濟調整尚未見底,本輪不良資產的處置難度更大,不良資產形成的“冰棍效應”將給參與機構帶來不小壓力。
所謂“冰棍效應”,是指儘管個別資產在長時間持有後價值能夠回升,但多數情況下,拖時越長,回收的價值越小,資產貶值的速度就如同冰棍化了一般。
周禮耀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一輪形成的壞賬,主要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付出的成本,而這一輪壞賬的形成,則主要是經濟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集中產生的。
“本輪不良資產的處置難度加大。上一輪資產處置,面臨的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預期,並且當時的世界經濟形勢良好,處置難度相對較小。本輪不良資產是在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由於產能過剩形成的,包括金融債權、企業間三角債等金融和非金融不良資產。同時,本輪資產處置,面臨的是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國內經濟調整未見底,處置難度明顯變大,處置週期也會更長。”他說,經濟下滑與資本市場疲軟,培育跨週期市場能力的過渡時間差問題,帶來短期“冰棍效應”與未來盈利不確定、收益難實現的客觀現實。
據經濟參考報7月8日報導,海德股份6日發佈公告稱,海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取得西藏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海德資管完成設立。此前,其已獲得《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海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復》,批復內容包括確定海德資管收購、受託經營不良資產等業務範圍。海德資管是目前唯一一家由A股上市的民營公司全資控股的、主業為不良資產業務的資管公司。
海德資管入場只是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火爆的縮影。伴隨著不良資產供給量的增多,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參與者也更為多元:既有占絕對壟斷地位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最近接連獲得牌照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和互聯網平臺。在盈利前景被看好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本輪經濟結構調整未結束,參與機構對不良資產“冰棍效應”帶來的風險要予以關注。
主流 四大“壞賬銀行”倚靠全牌照深挖市場
國泰君安發佈的研究報告稱,不良處置業務具備高准入門檻、高資金要求、高專業能力和逆週期性的特徵,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競爭格局。在不良資產處置行業中,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是四大寡頭,地方AMC形成區域內有效補充。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近年來經歷了從政策性機構向商業性機構的轉型過程。截至目前,四大AMC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其中,信達和華融也已先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四大AMC的戰略均是圍繞不良資產主業構建金控集團,試圖利用其專業的優勢和全牌照的資源,加大對不良資產業務的投入。對於金控集團而言,集齊信託、銀行、保險、券商、公募基金、期貨、租賃七張金融牌照就可謂實現了“全牌照”,其中銀行、券商和保險三大牌照最為重要。記者梳理發現,四大AMC中,除了華融缺少保險牌照之外,其他三大公司均已經手握這三張重要牌照,距離七張的全牌照,四大AMC基本上也僅一步之遙。
“全牌照”極大提升了四大收購、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周禮耀撰文稱,與政策性階段相比,不良資產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極大的擴展,資產公司由過去只是對銀行系統不良資產包的收購處置,擴展到對社會上出現錯配的各類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優化配置,處置方式由債權買斷擴展到債務重組,處置標的由整包處置擴展到單戶處置,業務對象由金融機構擴展到非金融機構。
在四大寡頭壟斷之外,近年來,伴隨著監管政策的放開,多家省級甚至市級AMC也紛紛成立。在過去的半年內,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市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AMC,正式設立或拿到相關監管牌照。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地方AMC進入不良資產處置市場中。
與四大AMC相比,地方AMC在融資方式和成本、業務範圍、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等方面還處於劣勢。但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做本地的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有較大優勢,城商行、農信社、當地小貸公司等本地法人機構均是地方AMC的業務重點。地方AMC也試圖打造地方銀、政、企合作的不良資產經營“生態圈”。“不良資產處置是一個區域性非常強的業務,這方面地方AMC可以調動的資源更多。”一位不良資產處置業內人士表示。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受制於政策,地方AMC主要做不良資產的“重組和清收”而非“轉讓”。在業務開展模式上,較多運用的是聯合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基金。安徽國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勇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其正在發起設立專業的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基金,聯合社會資本共同參與處置不良資產。與此同時,考慮不良資產公司處置不良需要豐富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全牌照也將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多元 上市公司及互聯網平臺積極入場
不良資產處置雲平臺原動天CEO殷賓表示,高准入門檻的行業屬性使處置市場具備高集中度和高盈利性兩大特徵。其中高集中度是指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是一個寡頭壟斷行業,四大AMC 雄霸市場;而高盈利性則是指四大AMC ROE(淨資產收益率)在20%左右,明顯高於其他行業。“高盈利性吸引其他投資者爭相進入分食蛋糕。”他說。實際上,一些民營上市公司也非常看好該市場的前景,積極佈局相關業務。
除了上文提及的A股上市海德股份之外,新三板掛牌企業九信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九鼎集團旗下專注不良資產經營的資產管理公司。今年2月,九信資產與浙江省屬AMC——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就不良資產經營等業務展開合作。據其在新三板募資時披露的相關資訊,其用於不良資產的收購與處置業務的金額計畫達到130億元。
與此同時,一些互聯網平臺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殷賓表示,2015年以來,針對不良資產處置的互聯網創業平臺開始出現,傳統資產管理公司也積極嘗試“觸網”,通過合作或自建平臺等方式進行業務佈局,目前已達20至30家。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稱,互聯網平臺滲入這一市場大多並不真正參與資產處置環節,更多的是充當資產交易平臺或融資平臺的角色。
“所謂融資平臺,就是一些不良債權在收購和處置的過程中需要資金,相關機構會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管道來融資。由於不良資產風險較大,在這個交易的架構中,一般會設置一些回購條款或是嵌入擔保、保險機制,以保證平臺的投資人最終能夠獲得固定的收益。”一位P2P平臺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資訊撮合相關服務也是互聯網平臺最主要的業務之一。”上述不良資產處置業內人士表示。
以原動天的模式為例,其委託方與處置方免費入駐平臺,平臺一方面對不良資產進行多維度分析,一方面對接線下處置分佈點,為委託方和處置機構提供匹配資源,讓不良資產處置更便捷。“互聯網平臺以其大流量、大資料、雲計算等優勢,能夠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資訊的高效查詢和匹配,彌補了傳統方式不足。”殷賓說。
風險 不良資產“冰棍效應”需警惕
伴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前景更為廣闊,也吸引了更多機構進入。但是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國內經濟調整尚未見底,本輪不良資產的處置難度更大,不良資產形成的“冰棍效應”將給參與機構帶來不小壓力。
所謂“冰棍效應”,是指儘管個別資產在長時間持有後價值能夠回升,但多數情況下,拖時越長,回收的價值越小,資產貶值的速度就如同冰棍化了一般。
周禮耀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一輪形成的壞賬,主要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付出的成本,而這一輪壞賬的形成,則主要是經濟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集中產生的。
“本輪不良資產的處置難度加大。上一輪資產處置,面臨的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預期,並且當時的世界經濟形勢良好,處置難度相對較小。本輪不良資產是在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由於產能過剩形成的,包括金融債權、企業間三角債等金融和非金融不良資產。同時,本輪資產處置,面臨的是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國內經濟調整未見底,處置難度明顯變大,處置週期也會更長。”他說,經濟下滑與資本市場疲軟,培育跨週期市場能力的過渡時間差問題,帶來短期“冰棍效應”與未來盈利不確定、收益難實現的客觀現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