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日前表示,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一個指標,即企業盈利率,或者說是企業效益的增長速度,穩效益才能穩增長。
劉世錦在此間舉辦的"2015新興經濟體經濟政策論壇"上說,當前我國經濟正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如果企業盈利保持在適當的水準上,經濟增速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問題都不是很大,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因為企業利潤有了,就業就有了,財政收入就有了,風險防範也有基礎了。所以,企業盈利水準的穩定和提高,或者說企業盈利模式的轉變,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核心指標。
他分析說,由於需求快速回落,過去形成的以重化工業為主的供給調整較慢,出現了供大於求,導致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負增長。更具有挑戰性的是企業效益的下降,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長速度負增長已經有一年多了。根據測算,像煤炭、鋼鐵這些行業,產能過剩大概是30%,只有把產能減下去,重新實現供求平衡,PPI和企業盈利才能恢復增長,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地區的財政才能恢復增長。
但是現在由於存在體制上、政策上的一些障礙,減產能難度比較大。 劉世錦建議,以提高企業盈利水準為重點推動改革。他表示,穩增長重點不是新鋪攤子,而是要找窪地。行政性壟斷的行業如電信、鐵路、石油、石化、電力以及服務業的一些領域,應放開讓民營企業或是行業外的投資者進入,把競爭的力度加大一點,這樣行業的效益水準可以提高。 "2015新興經濟體經濟政策論壇"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共同舉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