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機構:信貸質押再貸款可平穩利率

中国证券网
2015-10-13 10:06

已收藏

部分市場人士將央行擬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範圍視為中國式量寬的觀點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不過這一觀點昨日迅速被多個機構駁斥,且認為當前的核心矛盾是有效信貸需求偏弱而非銀行可貸資金不足,而鑒於再貸款利率通常低於理財資金成本,試點擴圍的效用之一或是引導利率下行。

10月10日,央行發佈消息稱,在前期山東、廣東開展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形成可複製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上海、天津、遼寧、江蘇、湖北、四川、陝西、北京、重慶等9省(市)推廣試點。

隨即一篇標題為“重磅突發:七萬億來了,中國式量化寬鬆來啦!”的針對性分析性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傳播。 國金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隨即發佈點評予以駁斥,認為央行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即不等於7萬億強刺激,不等於QE,更不等於解決壞賬問題,其理由有三點:

第一,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的主動權在商業銀行而非央行,當前的核心矛盾是有效信貸需求偏弱而非銀行可貸資金不足,銀行把存量信貸資金質押給央行、釋放額度再進行信貸投放的動力並不強。

第二,QE是美聯儲直接購買商業銀行表內的次貸相關資產、緩釋銀行有毒資產壓力,而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是商業銀行主動以信貸資產向央行質押獲取資金,兩者在方向、因果關係上截然相反。

第三,可供質押的信貸資產是優質資產而非不良貸款,此舉與解決銀行壞賬問題沒有關係。2014年,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在山東和廣東試點,至2014年底,山東發放9單、廣東發放3單。

民生證券固收負責人李奇霖也提到QE的三大特點,即央行的主動性、資金期限永久性和資金成本幾乎為0,這三項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均不滿足,且認為目前中國並沒實施QE的必要,當前中國經濟雖有下行壓力,但並未發生不可控風險,傳統貨幣工具也未用盡,並不會急於走入量寬。

與馬鯤鵬觀點一致的是,李奇霖也強調,當前制約銀行信用投放的並非存貸比,真正制約銀行信貸投放的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和銀行風險偏好不強,信貸投放意願減弱。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觀點類似,認為當前銀行基本上不缺錢,缺的是合格的信貸需求,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沒有大意義,降息更有意義。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是著眼中長期的機制建設,是盤活存量之舉,是創新性的基礎貨幣投放新管道(儘管主動權不在央行手裡),同時,也為未來財政刺激加碼背景下商業銀行潛在的額度壓力先進行制度性鬆綁。

不過,儘管當前銀行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但有銀行人士認為,商業銀行對於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仍會有需求,因為再貸款利率低於銀行理財資金成本,或能引導利率下行。

在談及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的政策意圖時,李奇霖也提到,在811匯改之後,央行通過逆回購、SLF、MLF、雙降、存款準備金考核方式轉變以及信貸質押再貸款等措施對沖外匯占款,平穩市場資金利率的政策意圖是真的。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