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銀行+期貨+保險"創新合作服務小微農戶

武汉
2015-09-18 13:36

已收藏

保持農產品價格穩定不僅事關"三農"發展,也直接關係百姓生活,面對我國農業"小、散"的特點,如何將金融行業專業的風險控制手段帶入我國農業生產,是金融創新服務"三農"的重要課題。

17日下午,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積極推動下,來自銀行、保險、期貨、涉農企業等四方企業共同簽署一系列協議,針對湖北省雞蛋產業,國內首次推出了基於大商所期貨價格的"銀行+期貨+保險"的雞蛋價格保險。

該系列協定主要是,由期貨公司向保險公司提供關於雞蛋期貨的場外期權產品,保險公司根據產品內容設計雞蛋價格保險,涉農企業組織蛋農購買該項保險之後,銀行根據保險向農戶提供信貸資金。

我國農產品生產個體規模小、生產分散,面對市場價格波動,農戶抵禦價格風險能力較弱,從而導致生產不穩定,存在週期性,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價格的週期性波動,其中雞蛋、生豬等農產品價格近年來的波動尤為突出。據業內人士介紹,僅雞蛋價格在今年上半年的波動率就超過了30%。

如何能夠有效地幫助農戶規避市場價格波動,成為穩定我國農產品生產的重要問題。 以此次針對湖北雞蛋產業推出的價格保險為例。湖北家和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閆鐵山表示,此次系列協定簽署之後,蛋農將是最大受益方。因為根據協定,蛋農購買雞蛋價格保險,首先是價格保險規定的理賠價格在養蛋成本之上,一旦價格跌破理賠價格,就啟動保險理賠機制,最大程度挽回農民損失;其次,有了雞蛋價格保險之後,銀行也敢給農戶信貸支持,解決了農民的生產資金問題,保障生產的持續性。

"反應到終端就是雞蛋供應穩定,客觀上也保證消費價格的穩定。"閆鐵山認為,消費者也是這種金融創新服務"三農"的最終受益者。 而保險公司通過收集零散的價格風險需求,通過購買期貨公司開發的場外期權產品進行風險轉移,期貨公司則是直接進入期貨市場,將這些風險在期貨市場內對沖。

事實上,這是將金融業常見的"前店後廠"模式推廣到農產品生產的一次創新。正如大連商品交易所產業拓展部總監姚磊介紹,場外期權本身就是期貨投資的一種"保險"形式,但是這不可能讓廣大農戶參與其中,而通過保險公司專業的保險產品設計和前端網路體系,就可以將廣大農戶的避險需求轉移到期貨市場。而期貨公司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就是"後廠",形成化零為整的方式,統一為農戶的避險需求進行套保。

"打通銀證保三個行業之間的壁壘,發揮銀行資金支援、期貨風險對沖、保險資產避險等三家特長,將我國農業生產中分散于農戶的價格風險統一起來,通過期貨市場統一進行風險管理。"姚磊表示,這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服務"三農"方面的創新。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