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波動頻繁,國內成品油價格也經歷了“三漲三跌”,其中最近一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發生在4月12日24時,汽柴油價格迎來年內最大漲幅。依據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截至5月3日,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為666.09,跌幅0.75%,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繼續下挫。
專家分析認為,國際油價走勢存在波動但大幅上漲可能性較小。在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加劇的背景下,專家建議抓住機遇加速推進我國戰略原油儲備工作,適時加快原油期貨上市步伐,提高國際原油定價話語權。
國內油價“三漲三跌”對物價影響不大
4月12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00元和190元。這是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價格第三次上調,也是今年漲幅最大的一次。這次成品油價格上調主要原因在於近期國際油價持續抬升。自3月下旬至這次調價之前,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漲幅超過12%,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漲幅超過10%。
不過,這次油價大幅上漲對物價影響不大。能源研究機構中宇資訊資料監測模型顯示,本輪國內成品油調價汽柴油漲幅均值達到2.62%,調價或影響4月CPI指數接近0.013個百分點。儘管燃油成本上升將對社會物價形成推力,但今年3月我國成品油價格曾兩次下調,且當下主要食品價格繼續呈現下行趨勢,這意味著國內物價運行未來仍將保持平穩態勢。
去年以來,我國已經歷了八輪成品油調價,其中三次上調、三次下調、兩次擱淺,汽柴油價格累計均下跌了每噸65元。
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的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運行結果表明,5月3日當周,報告週期92#汽油平均價格報收於6537元/噸,較前一報告週期下跌65元/噸(折合0.05元/升);0#柴油平均價格報收於5680元/噸,較前一報告週期下跌35元/噸(折合0.03元/升)。綜合來看,全國汽柴油平均價格均下跌,帶動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下行。該中心分析師蔣冰認為,國內市場因油品剛需恢復緩慢,業者入市意願較弱,交投清淡。
國際市場方面,美國石油學會(API)近日公佈資料顯示,截至4月28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415.8萬桶至5.283億桶,庫欣原油庫存減少21.5萬桶,該消息利好國際油價,預計短期油價將維持震盪態勢。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安迅思能源與策略研究中心總監李莉說,近期地緣政治風波驟起,比如敘利亞空襲、美朝爭端等,石油作為戰略戰備物資而被推高價格。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計畫在5月的減產監督會議上重新評估減產協議是否將延長6個月。從目前各方釋放的信號來看,歐佩克減產計畫延長的概率較大,這使得國際油價受到支撐而走高。
李莉認為,二季度不確定性事件比較多,估計國際油價波動會較大。不過,當前全球石油供應仍處於供過於求階段,而且美國葉岩油產業復蘇強勁,預計國際油價不會出現非理性的持續上漲。
葉岩油產業對石油價格有壓制作用。徽商期貨化工分析師葉晗認為,美國葉岩油成本大約每桶50多美元,一旦國際油價超過葉岩油的成本價,葉岩油產量就會隨之上升。近期美國葉岩油鑽井數量出現大幅增長。油價到每桶55美元後上漲就會變得緩慢,預計油價突破每桶60美元後,再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內原油儲備工作應抓住機遇
專家建議,抓住機遇加速推進我國戰略原油儲備工作。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說,我國戰略原油儲備進展比較緩慢。2016年是個難得的國際油價低點時期,本應該大刀闊斧推動戰略原油儲備建設,可目前來看進展並不明顯。現在國際油價比去年一季度時翻了一倍,而且從長遠來看,國際油價重新突破每桶60美元、80美元都有可能,我國戰略儲備需加快推進。
根據海關總署最新資料,3月我國進口原油389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我國原油進口量達1.05億噸,同比增長15%,進口金額為2815.5億元,同比增長89.4%。
“現在地緣政治形勢不容樂觀,油價仍在低位徘徊,仍然來得及。”林伯強等專家說,我國原油進口需求量不斷放大,原油進口依存度已突破65%,從能源安全角度出發,我國原油儲備步伐仍需進一步提速。
去年一季度,國際油價曾跌破每桶30美元,創出近12年來的低點。今年國際油價已經普遍處於每桶50美元上方,且布倫特油價已處在每桶55美元以上。作為原油進口大國,我國原油進口成本同比出現大幅增長。從進口單價來看,今年一季度我國原油進口單價同比增長了64.7%。
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加快原油戰略儲備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我國石油儲備管理存在著多頭管理的問題,市場化程度低,出手慢,容易錯失機遇,同時,配套儲備設施建設滯後,也影響了石油儲備的大規模開展。專家建議,儘快創新管理機制,提高效率。從長期看,一方面要進一步豐富我國原油進口結構,避免對中東原油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要有序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減少化石能源使用。
提高國際話語權和
提升國內化工行業效益雙管齊下
在國際市場定價方面專家表示,我國原油期貨建設前期籌備已經較為成熟,呼籲適時推出上市。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認為,國際油價金融屬性大幅增加,地緣政治局勢複雜,國際油價波動性增強,加大了經濟運行的風險。我國亟須在原油定價市場謀求更高的話語權,建議加快推進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油氣交易中心。
俄羅斯爭奪國際原油定價話語權困境值得借鑒。徽商期貨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邵奇認為,多年來俄羅斯一直試圖建立和布倫特原油形成競爭的原油期貨市場,希望用盧布作為交易貨幣,但面臨困難很多,其中一些問題也是中國市場正在面臨的困難,比如中游管網公司還並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管網獨立,上游供應商依舊高度壟斷。俄羅斯油氣市場化改革的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值得我國借鑒。
另外,專家建議加速推進石油壟斷企業改革,提升我國化工產業國際競爭力。石油被稱為“商品之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上游競爭的不充分,必然會普遍增加下游諸多行業的成本。
葉晗等專家認為,石油化工上游資源高度集中在極少數壟斷企業手裡,上游產業缺乏競爭,下游產業競爭卻極為慘烈,主要是以民企為主的加工類企業。正因如此,上游壟斷企業改革有必要加速推進,不僅涉及下游企業的生存成本問題,也關係到國家整個經濟生產體系的效率能否得到持續優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