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8月31日電(記者農冠斌、黃耀滕)開著三輪車從竹林裡回來,卸下一支支掘出時間不超過2小時的新鮮竹筍,然後拿出剝筍工具往旁邊一坐……黃繼華馬不停蹄。收購竹筍的老闆已經"催單"了。
竹筍是螺螄粉的原材料之一。黃繼華所處的廣西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百樂村種有5000多畝竹子。今年,竹筍迎來了更好的行情:每斤賣價比往年高了近5角錢,老闆們搶著上門拿貨。
"螺螄粉火了,竹筍也跟著漲價。"黃繼華揚起袖子,將臉上的汗水往外一甩,咧開嘴笑起來。他說自己今年賣竹筍收入將超20萬元。
在柳州街頭,螺螄粉店隨處可見。不論早晚,吃一碗螺螄粉是當地人的習慣。
螺螄粉選用柳州特有的軟韌爽口的米粉,配以酸筍、花生、腐竹、酸豆角等輔料,加入綠油油的時令蔬菜,再淋上精心熬制的螺螄湯。紅通通的一層辣椒油浮在上面,鮮美的湯汁滲透到每一根粉條。
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影響,不少行業受到重創,但柳州螺螄粉銷量卻一路"飄紅"。有關柳州螺螄粉的話題10次登上熱搜,閱讀量超10億次;一些知名"網紅"主播靠賣螺螄粉"吸粉"無數;網友集體"催貨",呼喚"螺螄粉自由"……
在阿裡巴巴電商平臺上,經營螺螄粉的網店,月銷量動輒數十萬單,李子柒牌柳州螺螄粉月銷量更是突破150萬單。
2019年10月,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與美食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合作售賣螺螄粉。"當時想著一天平均能賣出3萬包,就相當不錯了。"中柳公司總經理韋楊年說,沒想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翻了好幾倍。最高峰時,僅李子柒這個品牌的螺螄粉,3天就賣出了500萬包。
面對"全網催貨"不斷加單,韋楊年將工人數量擴充了一倍,生產線三分之二用來生產李子柒的產品,公司自有品牌銷量也在不斷上漲。
柳州市商務局資料則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袋裝螺螄粉產值已達49.8億元,預計全年將達90億元。上半年,經柳州海關檢驗合格出口的螺螄粉貨值約750萬元人民幣,是去年出口總額的8倍。
作為一款地方美食,2014年以前,螺螄粉在中國其他省份並不多見,直到袋裝螺螄粉出現才打破這一局面。"它改寫了螺螄粉長期受困於地方的局面,通過快遞物流把柳州地道的美味輸向全國。"柳州市商務局副局長賈建功說。
在柳州,不少企業圍繞螺螄粉生產各環節進行技術和工藝創新。有的企業不斷探索米粉製作工藝,有的專注物理殺菌、真空包裝等生產技術提升。
"以保質期為例,袋裝螺螄粉從起初的10天提高到6個月。"韋楊年說,這使得袋裝螺螄粉具備了搭乘"互聯網快車"的條件。一包螺螄粉在走完生產、物流、上架等一系列流程後,還有足夠時間靜靜等待被品嘗的那一天。
"技術突破使袋裝螺螄粉快速形成產業。"賈建功說,作為一座以汽車、鋼鐵、機械製造為優勢產業的工業城市,柳州的血脈中流淌著工業基因,"還是一切用技術說話,以標準保證品質。"
2015年初,柳州市召開螺螄粉產業發展大會,首次提出柳州螺螄粉"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理念,確定了柳州螺螄粉產業走機械化生產道路。
一碗粉,不僅做成了暢銷各地的"網紅"美食,還催生了"螺螄粉+"產業鏈。公開資料顯示,柳州螺螄粉產業已開創超過25萬個就業崗位,帶動了包括大米、竹筍、豆角、木耳等在內的50萬畝螺螄粉原材料基地和覆蓋農業、食品工業、電子商務等領域的產業鏈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