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培育跨國"鮮花經濟":中國第三大島在開放中探尋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上海
2020-01-15 10:10

已收藏


新華社上海1月15日電 題:培育跨國"鮮花經濟":中國第三大島在開放中探尋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胡文嘉 朱翃

儘管氣溫偏低,但長江入海口的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在新年裡一派繁忙景象。位於島中部的港沿鎮合興村,總投資超過2.2億元人民幣的超大型智慧花卉種苗基地專案--上海崇明智慧生態花卉園將於4月正式運行,這比原定時間提前了半年多。

"中國農曆春節前,自動化育苗生產線將完成安裝和調試。"30歲出頭的女博士、上海源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姜武說。

記者站在占地近10萬平方米的溫室施工現場,一眼望不到邊。現場調試的育苗設施設備主要源于荷蘭技術,也有來自義大利、丹麥、日本的重要技術與裝備。

正在現場施工的義大利Da Ros公司專案經理法比奧·卡米薩說:"我來過中國數十次,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崇明島。我們的播種流水線在全球有較好的市場,此次選用的播種線是新產品,自動化程度和播種效率較高。可以將這個項目作為一個樣板,吸引更多中國花卉企業關注,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崇明島被稱為長江入海口的"綠色明珠",過去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水稻、柑橘種植,以及漁業。作為長江經濟帶邁向海洋的關鍵一站,過去崇明島的花卉和苗木種植比較單一,有水杉、黃楊、水仙、紅掌等。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順應在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號召,崇明進一步探索與國際合作的"鮮花經濟",在開放中探尋發展新動能。

目前,上海市崇明區正在加緊籌備將於2021年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目標是把崇明建設成為"海上花島",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博會。

崇明區委書記李政介紹,為吸引全球優質現代農業企業,崇明區近兩年已提供了15萬畝土地招商,簽署了包括現代花卉種植在內的一系列合作協定,將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重點打造現代花卉產業集群。預計到2021年,崇明區花卉苗木總種植面積將達到10萬畝以上,銷售額達到10億元人民幣以上。

上海崇明智慧生態花卉園項目包含的高度自動化生產線,貫穿播種、催芽、育苗、補苗、移栽、發貨等環節,其中生產線物流採用的是全自動花卉苗床循環系統,在全國同行中規模首屈一指,且技術領先。當流水線全部投入運轉,可支援40萬張以上的穴盤同步進行生產,全部苗床擺滿,可容納花苗8000萬株以上。

崇明良好的自然環境吸引中外花卉企業紛至遝來。姜武說:"我們通過雨水的回收利用來灌溉幼苗,用河水灌溉室外觀賞和試種篩選的花卉品種,崇明良好的水質對我們很重要。在生產及後期物流上,公司也注重環保和回收利用,反哺島上生態,形成良性迴圈。"

長江流域實施大保護的數年間,上海市崇明區明確提出"打造世界級生態島",採取一系列措施嚴格保護環境。根據《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崇明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要達到100%。崇明當地在農業生產中還從嚴限制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河道水系品質將明顯提升。

崇明島對中外花卉企業的巨大吸引力,還在於得天獨厚的花卉貿易交通樞紐地位,橋樑和隧道系統連接著長三角地區的江蘇省和上海市區,同時可通過公路運輸,輕鬆銜接東亞多國的空運、海運。

在中國菊花育苗和種植領域獨佔鰲頭的上海虹華園藝有限公司擬在崇明增設大規模的種植基地。以往這家企業的菊花苗需要從多個基地空運到上海,在上海分裝後,再海運到日本。業內認為,崇明基地將增強其輻射海外的生產和物流。

據中國花卉協會介紹,上海已成為中國主要的花卉貿易集散地。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中心、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花卉進出口貿易國。

隨著中國花卉市場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一些國際花卉企業也計畫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全球領先的花卉企業和機構,如荷蘭萊恩集團、國泰鬱金香協會等,正在與崇明洽談合作專案。

"我們可以向外國同行學習,競爭給了我們新動力。"一名崇明當地花卉種植大戶告訴記者,大家對這些"全球合作者"表示歡迎。

上海崇明智慧生態花卉園的運營方源怡公司步伐更快,目前約2300平方米的展示溫室已對外開放,這裡陳列著十多家中外知名育種公司的上萬盆花卉成品盆栽、種苗及種子等,如日本的聖誕花、大花海棠等。

除智慧生態花卉園外,崇明在建和正在籌備階段的國際花卉專案還有近十個,涉及多國合作。

來自"花卉王國"荷蘭的著名企業阿瑪達公司董事長傑拉德·蘭蒂斯早前對記者說,公司對在崇明成立"荷蘭花卉種苗研發中心"專案興趣濃厚,願意在花卉種苗品種研發、專利保護等領域開展技術合作。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