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國產電影敘事手法更加成熟,題材更加多元,主旋律、科幻和動畫類型電影亮點紛呈,藝術片創作實現新突破,湧現出一批在價值表達、藝術品質和市場競爭力上均達到高水準的優秀作品。
中國電影資料資訊網資料顯示,截至12月26日上午,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630億元,創歷史新高,比2018年全年607億元票房高出3.8%。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八部是國產電影,其中改編自明代神怪小說《封神演義》人物故事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稱《哪吒》)以近50億元票房高居榜首。
根據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小說改編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和美國漫威影業出品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分別以近46.8億元和42.5億元的票房緊隨其後。國慶檔愛國主義題材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排名第四、五位。
影片《我和我的祖國》裡,演員黃渤、葛優、張譯分別飾演負責設計升旗裝置的工程師、將奧運會開幕式門票贈與在地震中失去父親的四川男孩的"北京的哥"以及中國核技術研發專案中的無名工程師。職業編劇李茜認為,相較於以往主旋律電影的宏大敘事,這部電影從小角色視角來回溯歷史性時刻,容易引起共鳴。
中國電影資料館發佈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今年國慶檔電影滿意度88.6分,為此項調查歷史最高分。《我和我的祖國》等獻禮影片的家國情懷錶達、成熟的類型創作和高品質的工業製作技術得到觀眾認可。
《流浪地球》和《哪吒》作為科幻和動畫類型電影的商業成功讓國人對本土科幻和動畫電影的未來充滿期待,亦為中國電影發展提供新動力。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動畫版專案2019年6月啟動。網路文化社區嗶哩嗶哩網11月發佈該項目首個預告片,稱《三體》動畫版計畫2021年上線。
電影資訊分享平臺豆瓣電影發佈的年度電影榜單裡,《哪吒》成為2019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基於115萬名網友評分的結果顯示,該片得分8.5分。豆瓣電影以"國漫崛起"為題讚譽《哪吒》,認為"國漫未來可期。"
同樣取材于《封神演義》人物故事的動畫電影《薑子牙》將於2020年中國春節上映。
"中國動畫電影在選題和製作方面日趨成熟。"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孫佳山說。在他看來,努力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觀眾審美趣味結合,創作"封神"和"西遊記"等系列優質電影,正成為一種行業自覺。
尹鴻認為,《流浪地球》和《哪吒》體現國產電影類型的豐富,而《地久天長》和《送我上青雲》則代表中國藝術電影的新突破。
《地久天長》講述中國近三十年社會變遷中兩個患難與共的家庭因為一場有隱情的意外被迫疏遠的故事,表現手法、故事設置、主題傳達和人物刻畫備受讚譽。該片奪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雙獎以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三項金雞獎。
"電影市場永遠是在做未來和直擊人心的生意。"文娛類自媒體黑白文娛創始人王子之說,一部影片的成功離不開扎實文本及高完成度的影像。
展望未來,尹鴻指出,保護國產電影的創新動力和熱情對中國電影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