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剛剛揭曉的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中,文牧野執導的《我不是藥神》獲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近年來,隨著《中國合夥人》《中國機長》等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相繼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一批兼具商業性和藝術性的電影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中國電影邁入"新商業大片"時代。
展望2020年春節檔,由陳可辛執導、鞏俐等主演的《中國女排》未映現熱,備受市場期待。同樣是現實主義題材、講述別樣中國親情故事的闔家歡電影《囧媽》也將定檔2020年大年初一。
談及創作《中國女排》初心,陳可辛說,一直在嘗試新鮮題材的他,選擇向體育電影發起挑戰。當看到年輕人對中國女排的關注和喜愛,回想自己16歲在曼谷上中學時看到中國女排在亞運會上參賽的經歷,更堅定了自己拍攝這部電影的決心。
陳可辛說,中國女排很值得拍,因為它遠遠超越了體育本身,是中國與國際接軌的載體。"《中國女排》講述的故事跨越40年,講述了從上世紀80年代老女排,到雅典奧運`黃金一代`,再到裡約奧運新女排,相信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囧媽》是"囧系列"第三部作品,導演徐崢說,自己一直希望拍一部反映中國式家庭的電影,用喜劇方式表達,每個人都能在電影裡找到自己。
2015年以來,中國年度票房冠軍都被國產電影斬獲,2018年國產電影更是佔據票房十強中前四席。三位導演不約而同將其歸功於不斷成熟的觀眾。
"其實我沒想到中國觀眾成長這麼快。"徐崢說,"他們對類型的接受,對創作者想要表達的點,很快就能心領神會。"
徐崢說,在創作《我不是藥神》的時候,嘗試將現實題材與商業元素結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歸功於觀眾對新內容、新題材的渴望和接納。
陳思誠說,中國觀眾對全世界的電影都持有開放接納的態度,推動中國電影題材也越來越多樣化。
陳可辛說,《老炮兒》《我不是藥神》這類"非主流"電影取得了"主流"的票房,這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基本上不會發生,"中國的觀眾非常有判斷力"。
近些年,中國電影票房急劇增長。2018年,中國票房規模超600億元,10年內增長了10倍。
談及中國電影的未來,多位導演表示,在藝術性和商業性取得平衡的"新商業大片",將成為驅動電影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
徐崢說,在電影主題的挖掘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和中國人的故事是豐富的寶藏,業界人士應該有更高的追求。
主持當晚的圓桌討論會的導演張一白說,今年國慶檔的主旋律電影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原因在於每個故事都是中國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真實的情感。"所以我看到了中國電影燦爛的明天,包括類型的多樣化。"
目前,中國電影的銀幕總數已經達到全球第一,票房收入全球第二,影片產量全球第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