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專家:航運物流與電商深度融合或成行業新增長點

天津
2019-04-29 08:56

已收藏



新華社天津4月29日電(記者郭方達)正在天津舉辦的"2019首屆中國(東疆)航運產業周"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的外貿領域,航運物流將面臨數位化與資訊化變革,與電商平臺的深度融合或許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近年來,全球貿易和航運業面臨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改革壓力。以新技術、新業態為主導的新時代正在促使航運業轉型,移動互聯網發展突飛猛進,帶來貿易方式的變化也使得跨境電商產業獲得跨越式發展。

資料顯示,目前全球航運貿易市場總貨值的八成均是依靠集裝箱進行運輸,而由於以往集裝箱運輸行業上下游資訊不對稱、具體訂單跟蹤困難等問題的不斷凸顯,此類傳統經營模式正受到挑戰。

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表示,造成經營困難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較為主要的就是數位化、資訊化程度不足。

據張守國介紹,上述原因加上國際貿易形勢的壓力,中國集裝箱運輸企業出現虧損,其中較為嚴重的2016年,行業集體虧損達到70億美元。

"不僅面臨外部困境,同時我們還可能面對其他行業比如互聯網、大資料等對我們的顛覆。"張守國說,"但海運體量巨大,是外貿中的重點,上下游攜手變革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數位化程度較高、擁有較為暢通的上下游資訊管道的跨境電商,這幾年則一直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海關總署發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增長近五成,僅在"雙十一"當天,需要海關清關的跨境電商商品就超過了2700萬票。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集裝箱運輸應當向數位化轉變,借助當前電商平臺的高速發展,在全程供應鏈環節構建端到端的業務,為行業內客戶提供全程的物流解決方案。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資訊化研究室主任徐凱強調,將電商、互聯網等概念與航運結合,並非是"應激反應",而是必然選擇。

參會企業家們表示,目前該行業存在幾個痛點,包括物流資訊追蹤、訂單特殊化、不同幣種的支付繳費等具體方面,構建一個數位化的高效平臺,將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此類問題。

高速發展的電商也引起了部分從業者的擔憂。部分從業者坦言,在傳統航運中,企業可以利用資訊差賺取一定利潤,新模式的引入可能會顛覆行業生態。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行業電商與傳統航運將在具體分工上形成差異化互補,兩者將構建一個新的並存式行業生態,這也有利於行業長期穩定發展。

天津榮易達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震認為,行業電商的發展一定與傳統航運相輔相成。在行銷部分,傳統航運仍具備標準化、專業化的優勢。但在結算環節,由於存在人民幣跨行支付、美元支付等實際需求,擁有相關技術和經驗的電商顯然擁有更大的優勢。"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應當是未來行業內具體環節分工的重新劃分。"他說。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