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蘆秀琴,她正坐在寧夏銀川市圖書館靠窗一角,安靜地翻著《關中皮影》。退休十多年,她是這裡的常客,每次來還書都要逗留一小會兒,迫不及待翻兩頁新借的書。
"我每天除了看電視新聞,都在書裡`泡`著,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的歷朝傳記我都看過。最近我迷上了戲曲,就借了這本書。現在條件好,想看什麼書都有。"老人笑著說。
蘆秀琴今年70歲,與新中國同齡。受父親影響,她從小就愛讀書,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圖書館、書店很少,市面上流行的兒童讀物也只有小人書。為了租看小人書,她最盼的就是過年收壓歲錢。
"那時候一年的收入也就那兩毛錢的壓歲錢,租一本書要花兩分錢,我根本捨不得買零食,看書還要`省`著看,不能為過書癮把錢一下`看`完了。"她說。
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學領域也不例外,書籍資源相對豐富了很多。莫泊桑、大仲馬等外國作家的中文譯著開始進駐書店,街頭也出現了租售金庸、瓊瑤等作家小說的書攤。
"那時候男的看金庸、女的看瓊瑤,還有不少人喜歡文摘這樣的`心靈雞湯`,從裡面的人物故事和生活哲理中尋找人生方向。""70後"趙忠梅回憶說。
當時中國家庭普遍孩子多,父母要養家糊口,花錢買書是種奢侈。但趙忠梅和同齡人總能通過從圖書館、書店借,低價從書攤租等方式享受讀書樂趣。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趙忠梅感歎:"現在書多、看書場所多、氛圍好,對讀書愛好者來說是個幸福的時代。"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六次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都在提倡"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理念。國家在打造"書香中國",各地也積極創建"書香城市",以銀川市為例,除傳統的圖書館、書店外,"流動"圖書館、"閱讀島"和書茶社等各類文藝書屋受到書客歡迎。
當然,"70後"也有不適應的地方,比如電子閱讀,而這恰恰是伴隨著互聯網和手機成長的"80後""90後"最喜歡的閱讀方式。在坐公交、擠地鐵,甚至等人的碎片時間,他們都能利用隨身攜帶的手機、Kindle等電子閱讀工具"充電",方便快捷。
"70後"張學霞認為電子書傷眼睛、資訊雜,只允許10歲女兒張昕翊讀紙質書。家裡書架上有四五百本書,兒童文學和科普類書籍占到一半。
在"00後"張昕翊看來,黑白小人書只是爺爺、父親口中遙遠的故事,她的印象裡只有各種各樣好看的繪本、圖畫書,從不缺書。
"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孩子也少,零食、玩具方面不能慣著孩子,但對買書一定是有求必應,我就想讓孩子知道在知識上,她是富有的。"張學霞說。
張昕翊現在每天至少閱讀一小時,逢週末和節假日還自己去家門口的新華書店看書。
"讀書很有意思,週末書店從三樓到一樓全是人,我每次吃完午飯就去,不然只能坐在樓梯上看了。"她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