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國家糧食局印發《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其中對於糧食收儲制度、糧食去庫存、國有糧企改革等多方面市場關注的問題,提出了2017年的部署和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面,而糧食供給側改革則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抓手。2017年糧食工作要點的印發,糧食供給側改革的路線圖進一步清晰,相關細分領域也迎來新機遇。
【一號檔及相關政策中對於糧食改革描述】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檔中強調,堅持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準,形成合理比價關係。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採取綜合措施促進過腹轉化、加工轉化,多管道拓展消費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
“現在要讓農產品價格跟著國際市場走,同時保障農民利潤,政府適當補貼。”國務院參事劉志仁表示:“玉米實現市場定價,稻穀、小麥依然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此基礎上,今年可能會對不同品種、不同品質的稻穀價格進行微調。”
與此同時,國家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加工業支持力度。農業部發佈的《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特別是玉米深加工。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下游深加工行業中,燃料乙醇有望迎來較大利好。近期,燃料乙醇價格在原油反彈及對進口美國幹玉米酒糟(DDGS)雙反終裁落地的雙重催化下上漲,再加上玉米市場化定價、去庫存加速的影響,企業採購成本降低和效益向好,行業有望迎來業績增長期。
【為什麼要糧食改革?】
當前農業生產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總量不足轉向結構性矛盾,人們的消費需求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關心“量”轉為更為關注農產品的“質”。目前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倒掛,供求關係結構性失衡、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高。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2016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2017年中央一號文做了諸多政策部署,未來全面推進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可以總結為以下六大政策目標: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的生產量、進口量與庫存量出現了“三量齊升”的現象,亟需調整優化農業的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於2016年12月20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2017年“將繼續調減玉米,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建設優質奶源基地,逐步減少近海養殖,加快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涉及玉米等產業結構調整。糧食改革作為調結構的重要環節,深化改革也迫在眉睫。
【細分領域機會】
>> 糧食去庫存
要點內容:加快推進糧食“去庫存”。認真落實糧食“去庫存”總體方案,合理確定銷售計畫、銷售價格和銷售方式。深入研究消化糧食特別是玉米庫存、擴大有效消費新途徑,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配合做好擴大燃料乙醇產量和使用區域工作。加快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鼓勵多元主體多收糧、農民多存糧,努力減少政策性庫存增量。協助有關部門在鼓勵加工產品出口的同時把握好進口,堅決打擊糧食走私,沿海沿邊省份要引導企業多用主產區糧食。督促和指導承儲企業、買方企業、批發市場等嚴格執行政策性糧食銷售政策,嚴厲打擊“出庫難”“轉圈糧”等違法違規行為。
機構觀點:廣發證券表示,供需嚴重失衡的玉米是政策調整的重點目標。2016年末玉米庫存高達2.75億噸,產量為1.96億噸,而消費量僅有1.78億噸,過量庫存不僅造成浪費,高昂的庫存成本也給國家財政帶來壓力。玉米臨時收儲制度改革落地後,未來玉米去庫存有望加速。在無臨儲托底價格的情況下,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將降低,玉米年產量趨於下降。
相關公司:中糧生化、隆平高科、龍力生物
>> 國有糧企改革
要點內容:深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制定實施《關於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聯繫點制度,開展試點示範帶動,促進國有糧食企業提質增效。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快企業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跨行業、跨區域兼併重組,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
機構觀點:之前,在糧食領域,部分國企改革已經開始進行,中儲糧總公司和中儲棉總公司實施重組,中儲棉總公司無償劃轉併入中儲糧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相關指導意見的制定,將進一步促進糧食領域國企改革的整合和重組,對於培育更強、更大的糧食企業集團,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公司:北大荒、東方集團、金健米業
>> 糧食資訊化
要點內容:加強糧食行業資訊化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糧食”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國家糧食管理綜合平臺建設,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外網和互聯網,統一規範資料標準、介面和協定,實現與省級糧食管理平臺資訊共用、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加強“智能糧庫”建設,以地方糧食儲備庫為重點推進糧庫智慧化升級改造,使國有糧食收儲企業資訊化升級改造覆蓋率達到40%,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實現地方儲備糧線上管理。不斷完善糧食行業資訊化標準,推動大資料技術在行業管理及宏觀調控中的應用,推進糧食行業“雙隨機”抽查名錄庫和糧食行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建設。
相關公司:神州資訊、華宇軟體
【一號檔及相關政策中對於糧食改革描述】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檔中強調,堅持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準,形成合理比價關係。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採取綜合措施促進過腹轉化、加工轉化,多管道拓展消費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
“現在要讓農產品價格跟著國際市場走,同時保障農民利潤,政府適當補貼。”國務院參事劉志仁表示:“玉米實現市場定價,稻穀、小麥依然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此基礎上,今年可能會對不同品種、不同品質的稻穀價格進行微調。”
與此同時,國家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加工業支持力度。農業部發佈的《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特別是玉米深加工。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下游深加工行業中,燃料乙醇有望迎來較大利好。近期,燃料乙醇價格在原油反彈及對進口美國幹玉米酒糟(DDGS)雙反終裁落地的雙重催化下上漲,再加上玉米市場化定價、去庫存加速的影響,企業採購成本降低和效益向好,行業有望迎來業績增長期。
【為什麼要糧食改革?】
當前農業生產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總量不足轉向結構性矛盾,人們的消費需求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關心“量”轉為更為關注農產品的“質”。目前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倒掛,供求關係結構性失衡、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高。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2016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2017年中央一號文做了諸多政策部署,未來全面推進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可以總結為以下六大政策目標: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的生產量、進口量與庫存量出現了“三量齊升”的現象,亟需調整優化農業的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於2016年12月20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2017年“將繼續調減玉米,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建設優質奶源基地,逐步減少近海養殖,加快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涉及玉米等產業結構調整。糧食改革作為調結構的重要環節,深化改革也迫在眉睫。
【細分領域機會】
>> 糧食去庫存
要點內容:加快推進糧食“去庫存”。認真落實糧食“去庫存”總體方案,合理確定銷售計畫、銷售價格和銷售方式。深入研究消化糧食特別是玉米庫存、擴大有效消費新途徑,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配合做好擴大燃料乙醇產量和使用區域工作。加快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鼓勵多元主體多收糧、農民多存糧,努力減少政策性庫存增量。協助有關部門在鼓勵加工產品出口的同時把握好進口,堅決打擊糧食走私,沿海沿邊省份要引導企業多用主產區糧食。督促和指導承儲企業、買方企業、批發市場等嚴格執行政策性糧食銷售政策,嚴厲打擊“出庫難”“轉圈糧”等違法違規行為。
機構觀點:廣發證券表示,供需嚴重失衡的玉米是政策調整的重點目標。2016年末玉米庫存高達2.75億噸,產量為1.96億噸,而消費量僅有1.78億噸,過量庫存不僅造成浪費,高昂的庫存成本也給國家財政帶來壓力。玉米臨時收儲制度改革落地後,未來玉米去庫存有望加速。在無臨儲托底價格的情況下,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將降低,玉米年產量趨於下降。
相關公司:中糧生化、隆平高科、龍力生物
>> 國有糧企改革
要點內容:深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制定實施《關於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聯繫點制度,開展試點示範帶動,促進國有糧食企業提質增效。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快企業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跨行業、跨區域兼併重組,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
機構觀點:之前,在糧食領域,部分國企改革已經開始進行,中儲糧總公司和中儲棉總公司實施重組,中儲棉總公司無償劃轉併入中儲糧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相關指導意見的制定,將進一步促進糧食領域國企改革的整合和重組,對於培育更強、更大的糧食企業集團,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公司:北大荒、東方集團、金健米業
>> 糧食資訊化
要點內容:加強糧食行業資訊化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糧食”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國家糧食管理綜合平臺建設,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外網和互聯網,統一規範資料標準、介面和協定,實現與省級糧食管理平臺資訊共用、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加強“智能糧庫”建設,以地方糧食儲備庫為重點推進糧庫智慧化升級改造,使國有糧食收儲企業資訊化升級改造覆蓋率達到40%,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實現地方儲備糧線上管理。不斷完善糧食行業資訊化標準,推動大資料技術在行業管理及宏觀調控中的應用,推進糧食行業“雙隨機”抽查名錄庫和糧食行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建設。
相關公司:神州資訊、華宇軟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