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3月12日電題:是什麼導致"脫歐"邁向"拖歐" 新華社記者顧震球 楊曉靜 英國議會下院12日晚以壓倒性多數再次否決"脫歐"協議,給舉世關注的英國"脫歐"進程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面對"無協議脫歐"與"推遲脫歐"的二選一,"拖歐"日益成為"不壞的抉擇"。
儘管英歐首腦在此次議會投票前夜宣佈對"脫歐"協議進行一系列"有法律約束力的修改",但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送到議會的這份"得到改進"的協定仍未消除許多議員對英國北愛爾蘭地區永久受困於"備份安排"的疑慮。英國反對黨工党領導人科爾賓在議會投票後公開要求舉行全國大選,得到了現場不少議員的積極回應,顯示他們對保守黨政府的信任已進一步下降。
事實上,信任缺失是貫穿"脫歐"進程的一根主線。自2016年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以來,"脫歐"進程一拖再拖,波折不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英吉利海峽兩邊、英國各政黨間、英國一些黨派內部在博弈中充斥著"不信任感"。
議會投票結果既是對政治利益的考量,也是對相互信任的檢驗。缺乏互信、相互攻擊、推卸責任、堅持己見,這是英國政治圈內相互爭鬥的常見情景。英國保守黨內部、政府內部、政府與議會、執政黨與反對黨之間的各種矛盾和鬥爭交織在一起,是導致"脫歐"變"拖歐"的主要原因。
相當長時間裡,各方為了自身利益相互博弈,政治辯論中刀光劍影屢見不鮮,任何一個方案都難以形成多數意見,更不用說形成共識了。圍繞"脫歐"問題,本來就不牢固的信任在多輪政治鬥爭中已消失殆盡。
"脫歐"問題舉步維艱使得英國與歐盟之間的信任也在進一步下降。英歐尚未分手,曾經的"一家人"已經顯得生分。雙方談判從彬彬有禮到相互指責,隨著"脫歐"進程一拖再拖,雙方矛盾逐步升級。歐盟輿論稱英國"出爾反爾""自相矛盾",而英國輿論則說歐盟"故意刁難""缺乏誠意"。
從深層次看,信任缺失折射出英國社會的深度撕裂。"脫歐"公投結果一經宣佈,英國似乎就已開啟了"指責模式"--有的民眾指責政府盲目發起公投,而政府則指責反對黨未能成功加以阻止;年輕人指責老人,南方人指責北方人,富人指責窮人,平民指責官員……直到此次投票當天,反對黨還在指責英國政府在"拖延時間",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而政府則指責反對黨玩弄政治把戲。
事實上,英國各黨派內心都清楚,對"備份安排"的態度關乎英國主權和歐洲關稅同盟的完整性,短期內很難找到各方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相互指責"於事無補。
距離計畫中的"脫歐日"僅剩不到二十天時間。按照此前公開的安排,英國議會下院將就"無協議脫歐"和"推遲脫歐"先後舉行表決,輿論認為"推遲脫歐"將得到更多支持。但這恐怕也只能延緩危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