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銀行能容錯,企業需專一,政府來扶持 三方共解融資難題:先找平衡點再找突破點

中国证券网
2018-10-25 10:45

已收藏


破解融資困局系列調研


《淮南子》有雲:欲致魚者先通水。資金,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融資,引水通渠以成江海。

在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合力推動下,緩解部分上市公司流動性困難的“水閘”已然開啟。近期,金融機構也紛紛行動起來,組織調研,摸底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情況,新舉措密集出臺。

這些政策支持能否立竿見影?縣長、行長、董事長們能否圍繞資金問題找到一個均衡點,進而突破融資難困局?

透析矛盾:一個巴掌拍不響

在政策推動之下,銀行資金供應的“閘門”打開了,為什麼部分民營企業家還是喊“不解渴”?

一則是由於政策傳導尚需時日,“資金傳導有一個過程,總行層面需要調研掌握情況、衡量風險收益、開會部署,分支行各自再領任務。”一位元城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告訴記者。

二則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企業有企業的痼疾,銀行有銀行的成規,再加上銀企資訊不對稱,信貸管道不通暢的情況自然難以避免。

對此,一位來自中部省份的副縣長在協調企業和銀行矛盾時感受很深。有些企業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微企業,沒有土地證、房產證,企業財務不規範、自身經營管理粗放、信貸計劃性不強、專業人員匱乏,根本達不到銀行的放款條件。還有部分企業存在盲目擴張問題。在金融機構放款積極時,企業大肆貸款,盲目購進設備、擴建廠房,然而隨著市場需求飽和、產品過剩,導致銷量降低,企業不能按時償還貸款,甚至連資產都成為負值,連帶擔保企業受損,最終只能破產倒閉。

從銀行角度看,工行董事長易會滿認為,部分銀行在過去的經營中養成了“壘大戶”“吃速食”的習慣。習慣“做大”的信貸作業和服務模式與小微企業需求不相適應,普惠經營能力不足。而且,一些基層機構和從業人員曾因發放的小微貸款產生不良而受到問責,由此對小微企業產生“恐貸”心理。

三則與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關。上述副縣長直言,面對經營困難的企業,個別金融機構信心不足、患得患失,甚至為了自身利益,採取斷貸、惜貸措施,造成企業拿不到續貸資金,無法維持經營。

平安銀行深圳分行小企業管理部總經理易海渢告訴記者,經濟下行壓力下,部分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在融資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民營企業的承受能力在下降。

“我們集團主業是電氣製造,由於不屬於近年來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產業,因此從銀行貸款也受到了影響。”一家電氣行業龍頭上市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

與“融資難”伴生的,還有“融資貴”問題。易會滿指出,一些所謂的新金融、類金融機構一味追求高風險、高收益,他們看似在緩解“融資難”的問題上出了力,實際上加劇了“融資貴”問題。從調查情況看,大型銀行小微貸款平均利率在5%至6%之間,各種新金融、類金融機構普遍在15%以上,而民間借貸一般在20%以上,中小銀行介於大行和上述機構之間。

建行深圳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解決“融資難”問題,不僅取決於小微企業自身,還要從包括國內外經濟環境、外部政策配套、金融機構的服務體系等因素上面尋求突破口;而“融資貴”的背後,其實是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問題。所以,“融資難”是主要矛盾,只要優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就會得到適度解決。

建言行長:容錯機制不能缺 風控能力得提升

“銀行方面經常到公司來找我拍照合影,以此證明我沒有‘跑路’。”廣東一家上市民企董事長笑言。他說,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銀行放貸員的壓力太大,不敢給民企貸款。所以換位思考的話,銀行方面不能只強調追責機制,還要有容錯機制。這樣,信貸人員才敢放心放款,民營企業也能得到貸款支持。

浙商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市場行銷中心總經理劉平認為,解決小微業務從業人員“願意幹”的問題,是推動小微業務開展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在考核激勵方面,浙商銀行一直將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與分行經營班子績效掛鉤,提高分支行開展小微業務的積極性。具體到小企業業務人員,應該突出小企業客戶數的拓展和小企業貸款增量的考核。據悉,該行還制訂了小企業客戶經理授信風險盡職免責實施細則,保護信貸員積極性。

“我最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及信用狀況,也就是說還款能力與還款意願。”劉平強調,如果客戶有較嚴重的信用不良記錄,或者存在惡意違約行為,他們是不批貸的。

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機構必須是商業可持續的,只有自己能生存下去才能為他人提供持續的金融服務,因而是以適當的價格提供服務。這種價格必須覆蓋金融機構的服務成本和風險。

“普惠金融難,難在商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也在商業可持續。不解決這個痛點和難點,普惠金融做不大,也難做久。”易會滿直言。

如何讓銀行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援不是“一陣風”,而是具有可持續性的商業行為?易會滿表示,小微貸款最大的成本是風險成本。目前,小微貸款不良率平均為2.75%,比大型企業貸款不良率高出1.7個百分點,單戶授信500萬以下的小微貸款不良率更高,銀行獲得的收益較難覆蓋風險。因此,發展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要提升風險管控能力,這才是商業銀行應該具備的專業優勢和看家本領,才是最大的商業可持續。

董事長的反思:杠杆別“玩”高了

經歷過這一輪的融資難、融資貴,董事長們都深有感觸,公司的運營要保持合理的負債結構,杠杆別“玩”高了。

“未來企業經營策略一定要穩健,要多研究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及時調整企業負債率,樹立扎實經營的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創造價值,建立穩健的財務結構。”浙江一家大型民營上市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

而在銀行看來,一家多行業跨界經營的公司是不受歡迎的。招行人士告訴記者,對於具有多元經營、多頭授信、涉及P2P或民間借貸、炒股、炒房、炒虛擬貨幣等行為特徵的小微企業,他們是嚴禁貸款的。對於高杠杆、跨行業投資過多的小微客戶也會審慎選擇。

廣發銀行副行長鄭廉明建言,企業要有工匠精神,不能太浮躁,不要一聽說哪裡能賺錢就往哪裡投。企業要做專業的事,做擅長的業務,否則很容易出現風險。

補課金融知識也是民營企業家的共識。“當今企業的經營運作,離不開基本金融知識的學習。要學會把握經濟週期,任何投資決策都要基於經濟週期作出判斷,這有利於企業把握良好的發展投資時機,不容易受到資金和資本市場的過多影響。”一家電氣行業龍頭上市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

獻策縣長:積極搭建平臺

“如果我是民營企業家,可能會更多尋求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來自中部省份的那位副縣長稱。

那麼,地方政府應該如何伸出援手呢?他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地方政府成立領導小組專項處置不良、化解風險,各有關部門協同尋找突破口緩釋危機;二是以地方政府名義制定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實施方案,並形成會議紀要;三是完善政府轉貸資金制度,由地方政府牽頭成立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協調管理辦公室,研究制定專項資金使用辦法。

建行深圳分行相關負責人認為,地方政府應該與銀行建立共同的金融服務平臺,在資料資訊、風險補償、客戶增信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例如,政府可以向銀行開放資訊共用,實現銀行與稅務、工商、法院、民政、國土等部門的資訊資料直連對接,利用大資料資訊進行小微企業客戶“畫像”,助力銀行更全面、及時掌握小微企業真實經營情況,開展主動快速授信。他特別建議,儘快開放民政婚姻登記資訊,進行系統對接,防範風險。

上市公司對地方政府也有話說。上述浙江大型上市民企董事長指出,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對屬地民企分類管理,積極協調金融機構正確認識短期風控和中長期經營目標之間的關係,著眼於“挖掘優勢潛力產業,培育龍頭企業,培養引進優秀企業家”,推動資金、土地、產業政策等要素集聚。

“實體不牢,地動山搖。”前述電氣行業龍頭企業董事長稱。他建議,地方政府要精准施策,採取有力措施支援當地重點民營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企業。首先要減少區域內一些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建設,財政支出重點投向與當地民營企業相關度高的民生領域。第二要協調區域內銀行與政府的發展改革、工商、財稅等部門,減少民營企業的稅費,量身定制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支援民營企業的發展和融資需求。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