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安徽地方國企混改路在何方

中国证券网
2016-12-07 09:35

已收藏


“我們整整做了一年半,銅化集團部分股權轉讓的審批手續才辦好。”面對記者有關國企改革的調研,安徽省銅陵市副市長黃化鋒感歎國企混改不易。

銅化集團現控股兩家A股上市公司,其34.09%股權前不久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作為銅陵市唯一沒有徹底改革的國企,此次股權轉讓從方案設計到資產評估,再到正式掛牌,已耗時2年。而這僅僅走了銅化集團混改之路的一半。

銅化集團是安徽省地市國企改革進程中的一個縮影。作為國資大省,安徽省屬企業的改革這幾年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而目前擁有13家上市公司平臺的市屬企業改革要滯後許多,與央企、省屬企業通過改革做大做強相比,地市級國企享受到的政策紅利有限,遇到的困難也更多更大。

股權轉讓審批耗了一年半

銅陵,曾被戲稱為中國最小的地級市,長江在城北自西向東穿行,其因銅而興,因銅得名。該城市雖小,卻是新中國的銅工業基地、安徽工業重鎮,擁有6家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其中1家隸屬安徽省國資),一度成為安徽資本市場引以為豪的“銅板塊”。

在上一輪國企改革中,銅陵市力度大,推進速度快,先後將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轉讓給了民營企業,目前只剩下銅化集團控股的六國化工和安納達等兩家上市公司。

黃化鋒說,銅化集團沒有徹底改革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前發展迅猛,集團資產、市場開拓、新項目建設、員工收入等都比較好。

隨著形勢的變化,銅化集團的改革被市政府提上議程,黃化鋒也被賦予了重任,2013年從銅化集團、六國化工董事長的位置上進入政府擔任副市長,並兼任銅化集團改革小組組長。

黃化鋒是銅陵市為數不多的深諳資本運作的年輕博士,主政銅化集團時,打造了2家公司登陸A股。但此次操刀銅化集團改革,難度要遠遠超過之前,其中,股權結構就是繞不過的一個坎。

銅化集團股權結構是上一輪債轉股時形成的,比較獨特,目前有中央、省、市三級國資持股。控股股東是屬於銅陵市國資的銅陵華盛化工投資公司,持股比例為55.07%;其次是4家央企,合計持股比例為34.09%,分別為華融資產19.61%、昊華化工10.82%、建設銀行2.78%、東方資產0.88%;第三塊是代表安徽省國資委的安徽投資集團,持股比例為10.84%。

黃化鋒告訴記者,銅化集團此輪改革主要是改變過去股東缺位、董事會機制不強的局面,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注入優質資產,打造優質的上市平臺,從而帶動銅陵實體產業的發展。

具體而言,就是把銅化集團債轉股時形成的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和原來化工部的資產轉移過來的股份,通過政府的推動,市場化交易掉,之後引入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對銅陵產業發展有幫助的戰略投資者來接盤,再以新的股東增資擴股、對資產切割重組、兩個上市公司平臺的充分利用等等。

根據方案,原有股東股權按照市場化原則,在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情況下進行交易。經過多次磋商和溝通,4家央企所持的銅化集團34.09%的股權對外公開掛牌轉讓。

“僅僅資產評估,我們就花了6個月時間,得出了一個準確、公允的淨資產價格。”黃化鋒說,目前,34.09%股權已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11.02億元。近日剛掛牌結束。

回首這一過程,黃化鋒十分感慨,資產評估、掛牌轉讓,看起來十分簡單,背後卻非常不容易。“我們跑了一年半,股權轉讓的各種審批手續才辦下來。”

由於國有資產分屬於中央、省、市三級國資委,在改革過程中,“協調、上報、審批程式過於冗長,溝通成本太大,有時幾乎難以操作。”黃化鋒說,按常規,這些流程一個月左右就能完成,現在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最後雖然審批下來,但市場錯過了,戰略投資者是等不了的。

親歷其中的銅陵市國資委主任黃寶林也深有體會:“每個股東的想法和訴求不一樣,有時為選個評估機構都要爭議很久,各家站在各家角度,很難達成共識,時間拖的太久。”

黃化鋒建議,涉及三級國資審批的企業,在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中央能否明確以誰為主,是選中間一級,還是選控股股東,這樣可以提高國企改革的成效。

三報改革方案沒有結果

阜陽,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面積9775平方公里,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國比較大的地級市之一。這個昔日被喻為“安徽的西伯利亞”的城市近幾年經濟發展迅猛,2015年工業增速居安徽省第四位。

金種子酒是阜陽市經濟效益最好的國企,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登陸上交所,是安徽省第二家白酒上市企業,發展最好時期,曾年創利稅13億元。如今,過去的輝煌難再現,由於諸多因素,公司業績開始下滑,2013年、2014年、2015年、今年1月至9月的淨利潤分別為1.33億元、8856.17萬元、5208萬元和3830.64萬元,同比降幅分別為76.22%、33.64%、41.19%和73.81%。同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截至今年11月底,總市值為56.74億元,僅為其高峰時121.71億元的一半,相比於安徽省內其他三家白酒上市公司總市值,大約也只有他們的四分之一左右。

企業發展到今天這種狀況,金種子酒領導班子並不滿意。“這裡面有市場的因素,也有企業自身的問題。”公司董事長甯中偉表示。她是從基層一線逐步走上領導崗位,今年4月才接過董事長的指揮棒,是中國目前白酒上市企業唯一一位女掌門人。

談到國企改革時,寧中偉當著眾多來訪者的面,嚴肅地自我批評道:“我們思想不夠解放,這麼多年幾乎沒怎麼改革。我們對改革有種恐懼心理,怕引起非議,怕被上面查。”

其實,寧中偉並非思想不解放,對企業這些年的一些現狀,她常常非常焦慮。“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待遇低,留不住人才。”寧中偉說:“白酒業的同行都戲稱我為校長,就是大量培訓人才大量流失人才。”

甯中偉告訴記者,公司員工待遇普遍偏低,大多一個月三千左右,與同行比根本沒有競爭力。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已很流行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在金種子酒一直沒能得以開展。個中原因,寧中偉避而不談,只是向記者表示:“如果市政府同意改革,我們會積極推進和配合。”

金種子酒一位元高管私下告訴記者,公司領導班子和幾千名員工都想改革,迫切希望改革,並一直在想辦法努力推進,近幾年做了三次改革計畫和方案,但報上去後就沒了下文。

作為一個上市平臺,金種子酒並沒有很好地利用,上市18年來只做過一次募資總額為5.5億元的定向增發。寧中偉說,不是企業不願搞資本運作,“我們想並購包括同行和跨界,手上也有一些好項目好資產,但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做就能做的。”

阜陽市經信委(國資委)主任岳華剛坦言,阜陽國企改革步伐較慢,這些年,國有資產一直是相關行業部門代管。前兩年,政府準備理順國資管理體制,實施國企改革,改革方案和材料都已做好,包括5個配套檔,遺憾的是至今沒能上會討論。主要原因是分管這一塊的副市長變動頻繁,剛熟悉就調走,加上最近剛來的,已是四任副市長了。

岳華剛說,新的分管副市長是從安徽省財政廳過來的,比較懂經濟,國資委已向她彙報了國企改革的有關情況。“估計方案最近能上市常委會審議,順利的話,年內能出臺實施。”

至於金種子酒,岳華剛認為,企業存目前在的問題不少,的確需要改革,政府也在考慮之中。

進退兩難的ST企業

馬鞍山位於安徽的最東部,毗鄰南京,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擁有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獨特的區域優勢,使馬鞍山的經濟在安徽一直處於中上游位置。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16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869戶企業累計總產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74.5%;累計完成利潤總額53.06億元,同比增長200.4%,比安徽省實現利潤平均增速高出183.8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一。

但經濟的快速發展難掩該市國企的困境和窘狀,作為馬鞍山市國資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企業,*ST星馬已連續兩年虧損,正處於退市的邊沿。

*ST星馬是從地方自來水廠下屬的一個維修車間發展起來的,其散裝水泥車和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是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專用車。公司設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完整的專用車產業鏈優勢、品牌優勢、人才優勢。

“今年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要扭虧保殼。”公司副董事長周學峰說,為了降本增效,*ST星馬今年初開始中層以上高管全部降薪,最高降幅超過40%。高管現在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不到原來的60%。

但普通員工工資並沒怎麼降,即使沒活幹,保底也有3000元。“公司的底線是,再怎麼困難,絕不裁員。”周學峰說。

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ST星馬準備搞股權激勵,期望以此穩定核心員工隊伍,凝聚員工的力量,激發員工的潛能。但事與願違。“公司向國資委報了股權激勵方案,最終卻沒有批下來。”周學峰失望道。

*ST星馬也成了馬鞍山市政府的一塊心病。政府曾在一年前提出對*ST星馬實施資產重組,以期改善公司基本面。

2016年2月,*ST星馬與江東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馬鞍山市秀山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現金購買或其他方式收購秀山投資全部或部分股權,後者主要從事基礎設施、公益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

不過,這樁政府主導的嫁娶最終沒有成功。由於重組標的秀山建設有限公司資產未能達到證監會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同時受國家宏觀經濟及土地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標的公司經營情況出現變化,*ST星馬的重組不得不宣告終止。

一位元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次改革不現實,秀山投資搞施工建設,就是想要上市公司這個殼,但上市公司自身根本不想賣殼。”

針對年初的重組,周學峰表示,公司自身沒有想過跨行業重組,如果必須重組,也希望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尋求機會。

“剛上任的市領導先後來公司調研,就是想解決公司今後的發展問題,可能涉及產權變更、重組。”周學峰透露,現階段的馬鞍山遇到了特殊情況,實體經濟下滑較快,鋼鐵這樣的重要產業支柱被衝擊較大,政府財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國企改革只能賣殼。

賣殼成了招商引資籌碼

調研中,記者發現同樣是混改,安徽地市級國企的改革很少能像安徽省屬企業一樣實行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更多的則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和轉讓控股權。

“這恐怕與當地國資集團整體實力偏弱、地區經濟發展空間有限有很大關係。”一位長期跟蹤地方國企改革的業內人士指出,從安徽上一輪地市國企改革情況來看,基本以賣殼(轉賣實際控制權)為主,比如:銅陵的銅峰電子、精達股份、*ST中發,馬鞍山的山鷹紙業,淮北的飛亞股份(現為華孚色紡)。“新一輪改革首次提出混改,給當前一些發展遇到瓶頸的地市國資提供了新的改革路徑。當然,如果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實力強,賣殼的概率會更大。”

馬鞍山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不只是馬鞍山,大多數地方政府權力都有限,很難拿出好的政策給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與上一輪直接賣殼不同,此輪地方國企改革,安徽地市政府更多地把上市公司作為了一個招商引資的平臺,通過轉讓上市公司控股權,吸引有實力的大企業或財團來當地投資。

銅陵市副市長黃化鋒認為,通過引入有實力的投資者,注入優質資產到上市公司,從而實現企業轉型,帶動當地實體產業的發展。這種方式就相當於招商引資,但前提是要國資放棄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阜陽經信委(國資委)主任岳華剛說,上市公司資源有限,目前處於賣方市場,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以其來吸引有實力的大企業來投資,帶來地方工業的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