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財經觀察:3D列印如何助力中國製造破局

北京
2015-12-22 10:41

已收藏


縱觀全球,新一輪製造業競爭已拉開帷幕:美國力促高端製造業回歸,德國著力打造工業4.0,渴望製造業由大變強的中國也在今年5月出臺《中國製造2025》規劃綱要,而3D列印技術作為推動工業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被寄予厚望。

近日,3D列印產業發展論壇在哈爾濱舉行,吸引了12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不少與會人士反映,與一年前大家風風火火樂觀展望3D列印將帶領中國相關產業彎道超車不同,這次論壇的整體氛圍更顯冷靜與理性。

避免蜂擁而上

回顧過去,從光伏產業到電動汽車,製造業每每出現潛在增長點,各地企業容易出現蜂擁而上的風潮。但大潮翻湧過後,真正能在市場上站得住腳的民族品牌鳳毛麟角。 對於如何抓住3D列印技術帶來的又一個新機遇,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說:"3D列印要實現彎道超車需要同時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國際一流的研發人才,二是可持續的資金投入。" 簡言之,彎道超車關鍵不是一哄而上,而是厚積薄發。

工業級的3D列印技術其實早在1986年就在美國誕生,但正式進入公眾視線是在2012年。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講話中提及3D列印對美國製造業的重要性。其實不應忽視,3D列印技術在美國至今已有了幾十年的積澱。 類似的還有美國的葉岩革命。葉岩開採技術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出現,也是經過數十年的研發積累,逐步產業化,直至最近才醞釀出葉岩革命,進而帶來油氣產量大幅提升。

據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發佈的《全球先進製造業趨勢報告》,美國研發投資量位於世界首位,其中四分之三投向製造業,在合成生物、先進材料和快速成型製造等先進製造業領域優勢明顯。 中國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技術水準,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品牌形象,與國際先進水準還有明顯差距,這與基礎薄弱不無關係,但骨子裡"賺快錢"的浮噪症依然作祟。 一位元參會企業家向記者透露,自己所在企業近兩年也在研發3D列印技術,但不過是仿製進口設備,不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不說,這種亦步亦趨的模式,能跟上國際先進水準還很難說,更別談彎道超車了。 中國3D列印材料理事會副主席肖波說,且不談高大上的3D列印,就說圓珠筆的圓珠,幾乎所有都是日本製造,這種把產品做到極致的專注精神,需要中國整個行業去反思和學習。

避免"拼價式"競爭

與會企業家坦言,自己最擅長的就是成本控制,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稅務成本以及環境治理成本等等,硬生生地造就了中國製造的"神話"。 對於中國企業這項"絕技",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高端裝備及3D列印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張翼飛說,進口的3D列印設備與材料價格很貴,但這並不是因為人家不會成本控制,而是享受著技術壟斷帶來的高利潤率,等中國能仿製出類似價格與品質的產品了,人家儲備的技術足夠更新換代或者稍微降低點利潤率,中國產品就又失去市場了。 顯然,未來要想佔領全球市場,拼的不再是誰更廉價,而是誰更優質、誰握有核心技術。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困境就是典型案例。產能過剩下的光伏產品儘管價格具有國際競爭力,但在歐美市場遭遇反傾銷與反補貼的狙擊,政府的產業扶持政策反而成為貿易救濟案的"把柄"。

3D列印產業在中國起步晚、力量散。為積蓄力量、抱團發展,民間行業機構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在今年10月和12月先後成立中國生物醫學3D列印理事會和中國3D列印材料理事會,2016年還將分別成立中國工業和文化創意3D列印理事會,借此整合3D列印技術最具應用潛力的行業力量,避免無序競爭。 除全行業齊心協力,在國家產業政策、市場培育與產業配套等方面,羅軍認為,3D列印的春天已經到來。他認為,未來五年左右,中國3D列印桌面機品質將超過美國,市場佔有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

為彌補技術短板,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還將在2016年發起一支2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專門用於引進技術和投資研發實驗室。 展望未來,中國製造應以更大智慧與理性,避免蜂湧而上,真正超越"拼價格"的傳統。畢竟,《中國製造2025》是未來10年引領中國製造強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彎道超車,十年不晚。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