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分析報告:多地試水"智慧養老"助解老齡化困局

天津
2015-10-22 14:53

已收藏


老年人口快速增長對我國社會各方面的應對、承接提出了新要求。面對"銀髮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多地紛紛試水"智慧養老",從一開始的"虛擬養老院",到如今的可穿戴智慧設備介入,為破解養老難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智慧養老"在國內起步

來自民政部的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2400萬,低收入貧困老人2300萬。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曾表示,中國的基本養老方式主要是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面對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態勢,提高養老服務的品質勢在必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的介入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

記者從"智慧養老"業內瞭解到,目前在我國正在興起的"智慧養老"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感測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端監控狀態,以助維護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和健康。其核心在於用先進的管理和資訊技術,比如感測器、移動通訊、雲計算、智慧資料處理等。 "虛擬養老院"是在"智慧養老"背景下較早付諸實踐並取得成效的方式。它最早由蘇州市滄浪區提出。經過多年完善,通過話務中心與家庭走訪結合,可為"虛擬養老院"的老人們提供物業維修、人文關懷、娛樂學民、應急救助六大類53項服務。

天津的"虛擬養老院"依託公共呼叫平臺,被稱之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從事該項業務的易盟天津分公司負責人付豔娟說,作為一家專業家庭服務機構,2012年9月,公司就與政府部門開始合作,用呼叫平臺承擔起了河東區虛擬養老院服務,同時通過增設門店的方式,將虛擬養老院的各種服務輻射延伸到了天津市各個區縣。在該公司的河東區呼叫平臺,記者雖然沒有看到一位元老人,但"入住"老人的詳細資料和需求卻都在電腦上一目了然。 86歲高齡的印邦炎老人的居家養老生活怡然自得。

記者在天津南開區新園村社區見到他時,他剛從外面打完麻將回到家中。"老了更離不開家了,哪裡也不如家裡舒坦。"記者在他家中看到,屋裡收拾得乾淨俐落,一日三餐不用自己操持。他告訴記者,他與84歲的夫人査禹琴都是大學退休教授。如今每早8點,保姆李玲都會買好菜準時來到印老家中,李玲正是由易盟集團的"虛擬養老院"介紹給印老的。   "`虛擬養老院`的居家養老目前來看是一種既經濟,又方便快捷的現實養老方式。"來自天津的全國人大代表穆祥友說,完備的養老安排不但體現人文關懷,更對接了當前老齡化社會愈演愈烈的迫切需要。

--"互聯網+"提升"智慧養老"便利性

智慧可穿戴設備正在成為"智慧養老"的重要工具。"可穿戴設備在養老領域可以實現功能的最大發揮。"樂源數字董事長樂六平介紹,他們將智慧可穿戴科技結合智慧家居、大資料與樂康智慧居家養老雲平臺,正在創造全新的產品和服務,用於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健康、安全、情感等問題 事實上,這些設備可以即時測量老人的血壓、心跳等資料,同時監測老人外出的活動情況,對於老人突然摔倒,也有一定的預警功能。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智慧養老將成為推動中國養老產業未來的重要力量。

就在不久前,由山東青島聯通負責軟體發展及硬體生產的智慧手環正式投入使用,青島市南山區政府為1050位元老人發放了養老服務智慧手環。智慧手環可以實現緊急呼叫、自動報警、心率測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兒女可通過用戶端軟體瞭解老人的活動軌跡,即時掌握老人的狀況。 此外,"智慧養老"還將觸角深入到養老地產中。今年9月16日,中福老齡產業開發(天津)有限公司就與天津市天河電腦技術有限公司、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三方,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簽訂合作協定。它們將以全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電腦"天河一號"為支撐,建設"互聯網+"下的智慧養老項目。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商務局負責人樊子淵介紹,協議三方將分別整合各自在社區養老、資訊資料分析、醫療健康護理領域的優勢資源,在生態城共同打造基於"大數據"分析的"互聯網+智慧養老"項目。

這一養老項目最大的不同在於依託"天河一號"的超強運算能力,對今後社區的日常養老健康資料進行搜集分析。其中,中福將與天河一號合作構建"中福-天河智慧養老運營管理系統",主要用於研究養老產業的技術特點、社會高端醫療資源的整合方法以及養老運營服務模式等,力爭形成有價值的資料,應用於國內新建養老社區和現有養老社區的標準化建設與適老化改造,為國內養老產業的"互聯網+智慧養老"提供模式示範。

--改革與創新結合推動"智慧養老"平民化

"智慧養老"尚屬新興產業,需要走一段比較長的不斷探索的路程。業內普遍認為,它屬於前期投入較多、專業人才需求大、回報週期較長的行業。 目前國內整體上"智慧養老"的市場化程度低,產業鏈條尚未形成,主要由公辦養老機構或醫療衛生機構來滿足的格局並未改變。而且,在"互聯網+"刺激下,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無序性,市場發展集中度較弱。現階段老年人實際消費支付能力有限,使得民間資本參與意願不高,養老服務市場發展緩慢,迫切需要加以積極引導和扶持。

專家建議,當前亟須出臺具體的產業扶持政策,加強老齡服務業的上下游產業配套和人才配套建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尤其是在初始階段扶持龍頭"智慧養老"企業,培育多層次的老齡服務產業體系。要打造一個多種所有制並存、大中小企業、高中低企業都能共生發展的多元化的老齡服務產業體系。 同時,加快出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不斷增強老年人的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國老齡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普遍問題。在老齡服務業中,目前需求比較旺盛的是失能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但在健康管理、慢病預防、居家養老、文化娛樂等老齡服務需求方面,有效需求還不足,難以形成供需兩旺的市場。這與我國老年人收入水準較低、購買能力不足有很大關係。

專家認為,"智能養老"不只是養老方式上的技術革命,更是產業和社會革新。要推動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需注重技術與產品的整合,建立統一的綜合服務平臺,尤其是依靠創新驅動來滿足社會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據研究機構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智慧養老"作為一種可以社會普惠的制度,可以搭智慧城市建設的"快車",實現快速發展,惠及民生。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