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與經濟大勢一樣,出現了企穩回升跡象。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1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3.3%。但分季度看,逐季走高態勢明顯。一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都是負增長,二季度進出口、出口值出現正增長,進口值降幅同比收窄。
整體上呈現回穩勢頭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同比下降。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下降6.9%、5.7%和8.4%。二季度,進出口、出口值分別增長0.1%和1.2%,呈現正增長;進口值下降1.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2個百分點。
對此,海關總署發言人黃頌平13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說,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持續萎縮,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仍然面臨較為低迷的國際環境。一季度,進出口值雙雙下降,二季度,進出口值和出口值呈現了正增長,進口值降幅有所收窄,可以說整體上呈現回穩的勢頭。
對於第二季度我國外貿回升的原因,黃頌平歸結於國內外貿領域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多邊、雙邊經貿合作不斷拓展,大宗商品價格同比跌幅收窄,近期全球貿易略有回暖跡象等。
“近年來,國務院和相關主管部門也陸續出臺了多項與外貿發展密切相關的政策檔,這些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同時,今年國家更加關注外貿創新發展,鼓勵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推動貿易便利化,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等等。現在看來,這些都為我國對外貿易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外貿發展。”他說。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來,上半年外貿資料可以說是好於預期。特別是今年6月出口同比增長1.3%,是實打實的增長,因為去年6月的出口也是正增長。他認為,二季度的回升,主要是得益于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企業轉型升級、自貿區戰略的發揮等。
據黃頌平介紹,上半年的外貿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貿易價格條件得到改善等。
黃頌平說:“上半年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下跌3.2%,由此測算,今年上半年我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為105.2,意味著我國出口一定數量的商品可以多換回5.2%的進口商品,表明我國貿易價格條件繼續改善。”
下半年或是鋸齒型走勢
“今年1月、2月、3月,中國出口先導指數分別為31.7、31.3和31.6,呈現低位波動。到二季度,4月、5月、6月分別為33.8、33.1和32.7,先是環比上升,再又連續兩個月的回落,表明三季度我國出口再度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黃頌平分析出口先導指數時說。
這也符合外貿目前周遭的環境和趨勢。黃頌平說,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包括全球需求疲弱狀況未見好轉,世界經濟延續低速增長態勢;國內經濟總體平穩運行,但下行壓力在不斷加大;企業成本居高不下,部分產業和訂單向外轉移。
白明判斷,下半年外貿有利好因素也有不樂觀的因素,基本維持上半年的上下波動的鋸齒型走勢,而且波動幅度可望有所收窄。不過,這一波動的收窄,也仍是在底部趨穩,再往下降的空間也不大。
下半年政策如何化解不利因素?白明認為,主要還是通過補短板、調結構進一步夯實出口的產業基礎,更多培育優勢產品。“高端的我們已經有高鐵、核電等;在中低端產業領域,比如勞動密集型的紡織鞋帽等產業,可以通過產業升級往高端提升,培育出拳頭產品和主力軍企業。同時,在發掘傳統優勢之外培育一些新增長點,比如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而這樣的新增長點還可在很多領域挖掘。”
白明說,上半年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穩外貿措施,各地還需繼續積極落實,包括關檢合一的聯網等。另外,下半年應該更多拿出一些真金白銀的政策,如加大出口退稅力度、擴大自貿區試點等。
展望下半年外貿形勢,專家認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有望繼續沿著回穩的趨勢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