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貿易

中美對話管控分歧 加息、匯率、產能過剩、雙邊投資協定一個不漏

中国证券网
2016-06-08 09:01

已收藏


6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芒種的第二天,正所謂“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這一天,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北京拉開帷幕。

經過為期兩天的交流,雙方就加強人民幣交易的框架達成一致,討論了擴大雙邊貿易的機會。接受上證報採訪的專家認為,這不僅為中美經濟合作發展取得了成果,也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目標播下了種子。

中美領導人呼籲“管控分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美國則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兩國無論在歷史、經濟還是人文、政治上都不相同。中美雙方領導人都不約而同地在致辭中提到兩國應該加強溝通,管控彼此的分歧。因此,在本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兩國直面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中國產能過剩以及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等熱點問題。

6日下午,參加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吹風會上對美聯儲加息的問題作出了回應。他表示,美聯儲加息是一件大事,不僅對中國有影響,對全球金融體系,且對新型經濟體都有很大影響。不過,他同時說,對此不用過度擔憂,美聯儲加息是高懸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大家都在擔心何時掉下來,但實際影響已經得到消化。

除加息外,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美對話的焦點。在此輪中美對話展開前,美元指數已經出現大幅下調,人民幣匯率波動強度有所增加。

面對市場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最近人民幣匯率趨於穩定,市場參與者對人民幣價格形成機制理解更好,預期也比較穩定。

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看來,中國和美國的合作競爭今後將更多體現在經濟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種情況下,競爭不可避免,合作更不可避免,兩國之間分歧是有的,所以中美雙方的領導人都強調要合作共贏。大國之間既要競爭,又要尋求合作,不輕易把事情做絕,也不把臉皮撕破。

通過負面清單推動BIT談判進展

2008年至今,中美已就BIT進行了24輪談判,因此在本輪對話中BIT話題同樣備受各方期待。

在6日的開幕式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表示中美之間這一重頭談判取得了新進展。汪洋表示,隨著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更加深入,中國將在下周提交對美投資協定負面清單,並在華盛頓開展新一輪的談判,以釋放中美合作共贏強有力的信號。

白明對此表示,BIT的談判,關鍵還是要看負面清單。現在有兩個矛盾:一是國與國之間的,雙方都希望對方開放的程度能夠大一點;還有一個就是國內矛盾,例如美國在華企業就對清單不滿意,認為開放力度不夠大,但是美國國內企業又是另一種想法。此外,美國政客也會拿他們的國內企業說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會存在協調的問題,他們需要權衡,算總帳。同樣,中方也會面臨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這還涉及“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白明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卸任,他想儘快達成,如拖到下任總統上臺,就會出現新的變化。因此,這次負面清單預計會取得比較大的進展,但BIT的簽訂則不好說。

產能過剩全部算在中國頭上不公平

在中美經濟合作發展的軌道上,產能過剩一直是受到爭論的話題。5日,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表達了對產能過剩的關切。在6日的吹風會上,樓繼偉指出,中方一直重視產能過剩問題,“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中就有去產能,去年中國主動減少9000萬噸過剩的鋼鐵產能,今後還將繼續化解過剩產能。

針對國際社會有觀點提出要給中國增加去產能的量化指標問題,樓繼偉回應稱,中國早已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無法向企業下達指標,而且目前鋼鐵行業中民營企業產能占半壁江山,中國目前採取的政策主要是加強環境、安全、能耗、品質等方面的指標監控和執行力度,通過市場出清辦法去產能,並在這一過程中給予財政補貼支持,重點解決職工下崗問題。

對此,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祺認為,現在全球貿易在下降,今年增長率預計2.1%,去年是2.6%,所以大家對自己的市場都特別關注。中國是最大的鋼鐵生產和出口國,已制定了去產能的任務、步驟與計畫。但是,把問題全部歸結到中國身上是不公平的,而且中國面臨著結構性調整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壓力,也需要爭取外部市場。通過這次對話,中方可以向美方表白:根本原因在於全球經濟不景氣、需求下降,而並非全部為中國的責任。

“儘管中美雙方存在分歧,但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採取保護主義,否則會打破原有的世界貿易格局,很可能會導致貿易戰。”徐明祺說。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