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份,中國海關統計,內地對香港出口459.3億美元,而據香港海關統計,香港自內地進口236.7億美元,兩地資料相差222.6億美元。有分析質疑這種現象反映了以套利為目的的虛假貿易上升。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3日回應表示,我們已經注意到統計差異,兩地資料出現較大差異的具體原因我們正分析核實,但是不能輕易下結論說就是虛假貿易。
沈丹陽介紹,初步分析主要是三個客觀因素造成統計差異:一是兩地統計口徑不同。
“內地出口資料長期高於香港進口資料,內地與香港一直存在貿易統計差異。從2006年以來,內地統計的出口額都高於香港統計的進口額,差異最高曾在2013年3月份達到250億美元。”
二是兩地匯率折算率不同,採用美元統計會產生一定差額。“兩地貿易多以人民幣和港幣作為結算貨幣,在折算成美元時,兩地的匯率折算率不同:內地以外匯局前一個月月底發佈的統計用各種外幣兌美元折算率表折算,香港以當月平均匯率折算。去年12月以來,在岸和離岸的人民幣匯率價差進一步擴大,而在當月匯率發生較大波動時,美元統計匯率亦產生一定差異。”
三是季節性集中出口提高了內地對香港的出口。
“此三因素導致的差異約占兩地資料總差異的70%左右。不排除少數企業通過貨物貿易實現人民幣或外匯的反復進出以套取利差和匯差,不能完全排除,但這不是主流。詳細資料還會做進一步的核實。”沈丹陽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