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12月7日電財經觀察:海灣國家危中求變 數字經濟潛力可期
新華社記者閆婧
為擺脫對單一能源的依賴,海灣國家近年來陸續推出"2030願景""2035願景"等計畫,以尋求經濟多樣化。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和低油價持續衝擊財政,海灣國家經濟轉型迫在眉睫,數字經濟迎來新發展機遇。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例,2016年沙特政府公佈了"2030願景"改革計畫,旨在推動國內經濟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此外,面對高失業率問題,沙特採取了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加強專業技能培訓等措施。
今年,疫情和油價暴跌導致海灣國家財政進一步惡化,可支配收入銳減,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斷攀升,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匯儲備大幅縮水。據國際金融協會估算,到今年年底,海灣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可能減少2960億美元。疫情重創旅遊業、酒店業、航空業和物流業等,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願景"實施和轉型進程。
面對多重困境,海灣國家進一步開源節流。科威特多個油氣項目被推遲或擱置。沙特部分重大專案暫停,節省的資金將重新分配給醫療保健和企業援助;自今年6月起暫停發放政府文職人員和軍人的生活成本津貼;7月起將增值稅稅率提高至15%。
在此背景下,海灣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在數字經濟和新技術領域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潛力巨大。10月22日,沙特資料與人工智慧局與阿裡巴巴、華為等企業和機構簽署合作協定,內容涉及智慧城市建設、阿拉伯語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等。
浙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問題專家馬曉霖說,海灣國家有廣闊創新空間。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和大資料領域逐漸獲得國際社會認可,未來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疫情期間,沙特民眾網購總金額和網購消費者比例均大幅增長。中國電商發展技術和經驗正為海灣國家創造新價值,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包澄章表示,中國將在海灣國家的移動支付、商業活力、發展潛力和數位生態系統等方面,發揮獨特且重要的作用。(參與記者:周玥、劉曦、塗一帆、王薇、聶雲鵬、蘇小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