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天府國際機場開建 成都謀篇“國家中心城市”

中国证券网
2016-05-30 10:26

已收藏


成都離世界更近了。

5月27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于簡陽正式破土動工,預計將於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建成後,該機場將躋身為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都也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全國第三座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出港人次首次突破4000萬,國內“航空第四城”已經名副其實。

“一市兩場”為成都臨空經濟發展增添了巨大想像空間。“空港經濟首先會改變城市產業結構。”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更重要的是,“成渝城市群有望在10年內建設成為世界級城市群。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成為驅動成渝經濟區以及‘產業成都’的重要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已在為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謀篇佈局。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在聯合印發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提升成都核心功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作為《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主要起草人,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亞軍也在近日表示,“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這是國家層面的戰略佈局。”

四川史上投資體量最大項目

5月中旬,四川省人民政府網公佈了國務院下發的《關於同意四川省變更縣級簡陽市代管關係的批復》,同意將資陽市代管的縣級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下發這一批復,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快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此後約兩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便宣佈動工。

實際上,天府國際機場從立項到批復僅15個月,用時為國內同等規模機場專案中最短。新機場專案從2011年開始啟動選址,2013年6月,民航局同意將簡陽市蘆葭作為新機場場址。接下來,從2015年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復成都新機場立項開始,新機場在短短的15個月內就走完了航站樓設計方案確定、新機場命名、試驗項目開工建設、可研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等一系列過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不光是四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也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專案。新機場一期工程總投資718.6億元,其中機場工程投資511.8億元,計畫2016年動工,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

一期工程將按照滿足2045年旅客輸送量9000萬人次(為目前成都雙流機場的兩倍左右),貨郵輸送量200萬噸,飛機起降75萬架次需求進行設計。新機場的終端規劃建設是“四縱兩橫”共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約為126萬平方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

與雙流機場一樣,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飛行區建設等級為4F(機場等級中最高的一種),即可以起降各種大型飛機,也是目前國內最寬,使用更加方便靈活、效率更高的機場。建成之後,成都不僅是“一市兩場”的架構,還將是繼北京之後,擁有兩座4F機場的城市樞紐。

那麼,成都的兩座機場將如何實現分工協作呢?

據悉,兩座機場將採用“互補模式”分工定位,實施差異化的市場劃分和運行管理。近期,雙流機場將保留適量國內業務,將主要國際業務和部分國內業務放在天府國際機場,兩機場的業務規模大致相當。遠期,雙流機場將重點優化國內精品航線、發展西南地區公務機基地,天府國際機場將擴大規模,打造為國內領先、且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樞紐機場。

事實上,成都修建第二座機場的另一個客觀原因是,原有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輸送量正日臻飽和。在2015年12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客流量已經超過4000萬人次,躋身全球排名前30位,坐實成都國內“航空第四城”之稱。

而根據四川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預測,雙流國際機場2020年旅客輸送量將達到6200萬人次,超過該機場年旅客輸送量5000萬人次的設計需求,修建新機場是客觀需要。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大的航空港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機場建設的啟動,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又一個“雙機場”城市。而“一市兩場”格局的經濟輻射面將被成倍放大。它將進一步強化成都對先進生產要素的聚集輻射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在民航研究專家綦琦看來,“‘雙機場’將引導空域資源往縱深方向發展,新機場建成後將拉升區域經濟,並促進成都城市產業經濟帶的形成。”

相較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成都的臨空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做過一個關於航空業對於區域經濟影響力的研究,得出全國平均水準是1:8,即1個點的航空業產值能帶動其他行業8個點的產值。”對此做過深入研究的李曉津特別指出。

“就該比例而言,北京約為1:12,上海約為1:14,而四川為1:6左右。也就是說,在航空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成都還有巨大空間。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新機場的建設將擴大和增加成都民航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和帶動作用。”李曉津告訴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之後將是我國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同時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大的航空港。

事實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即幫助西部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作為歷史上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和北絲綢之路的貨源供應地,成都對古絲綢之路的發展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成都是向西開發的門戶城市,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做很多事情,因為它有先天的地理優勢。”李曉津告訴記者。

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陳仲維此前也提出,隨著向西通道的打通,成都可以由過去的“處於長江經濟帶腹地末端”,“調頭”成為向西前沿。有了天府國際機場,成都將逐步成為國際航空運輸網路中的重要節點城市。除此之外,“雙機場”的成都還會因省時、便捷、舒適而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作為國內第四大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除了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成都還將成為中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空中門戶,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中國的重要中轉站。

事實上,除了新機場的建設,成都還將構建地鐵、高速公路等運輸系統,把臨空貨物港與鐵路融合起來。通過已建成的蓉歐快鐵這條物流大動脈,吸引我國臺灣、港澳地區,以及日韓、東南亞等地的貨物通過蓉歐快鐵運往歐洲和中、西亞,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進程,建設聯通歐洲、泛亞的國際貿易物流橋頭堡。

未來,成都還將爭取實現全域通關一體化,多式聯運統一通關,促進自身快速融入全球生產流通體系。

“國家中心城市”雛形已現

新機場的落成,除了會帶來區域產業格局的改變,也將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引擎。

“一市兩場”為成都臨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想像空間。“空港經濟首先會改變城市產業結構。”李曉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綦琦也同樣指出,新一波的航空港經濟將促使成都一舉成為真正的西部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強調要以強化成都、重慶輻射帶動作用為基礎,以創新驅動、保護生態環境和夯實產業基礎為支撐,建設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城市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同發展格局。

緊隨其後,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了《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成渝城市群的定位和佈局進行明確。《規劃》裡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28日,以“文化與新型城鎮化”為主題的“2016安仁論壇”在成都大邑縣安仁古鎮開幕。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亞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國家已形成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最有希望建成第四個國家級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陳亞軍是《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的主要起草人。他表示,除了上述三大城市群之外,我國還應該打造新的城市群增長極,在中西部地區中,成渝城市群是相對比較成熟的板塊,也最有希望建成為第四個國家級城市群,所以在成渝城市群的發展規劃中也明確了國家級城市群的發展目標。

陳亞軍同時提到,國家級城市群需要有國家中心城市做牽引發展,“成渝城市群是雙核驅動發展的一個城市群,所以就需要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來做牽引。”

陳亞軍進一步指出,要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是需要一系列的條件支撐的,對於成都來說,在經濟、科技、開放程度、創新以及改革探索方面,是完全具備了條件的。“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這是國家層面的戰略佈局。”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