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88分鐘到達!26日清晨7點50分,從成都東站開往重慶的G8501次列車,宣告成渝之間高鐵時代的到來。西部城市群互聯互通的不斷加強,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提供了強力支撐。
跨越甲子 見證中國鐵路發展
蜀道自古"難於上青天",即便是解放後,成都到重慶300餘公里的路程,仍然要花一天以上的時間。1950年6月,成渝鐵路開工典禮舉行,老一代建設者們硬是靠著鋼釺、二錘,耗時2年半,在西南崇山峻嶺間"鑿"出了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槍就架在路邊,我們一邊修路,一邊隨時剿匪。"年屆耄耋的孫貽蓀老人至今仍記得當年的艱苦。"當年多少戰友倒在了修築老成渝鐵路上,如今兩地開通了高鐵,我一定要替他們去坐一趟!" 成渝鐵路不僅開啟了中國鐵路建設的大幕,西南腹地人們的出行方式也被徹底改變。經過60多年的建設,成都至重慶已經擁有了包括成渝高鐵在內的三條鐵路。 當年老成渝鐵路線上的蒸汽火車只能跑到60公里時速,從成都到重慶仍然需要13個小時;如今在時速380公里的CRH380D和諧號列車帶動下,兩地時空距離被縮短至1個半小時。西部最重要的經濟圈與東部沿海更加緊密,"西部造"產品西進歐洲有了更快通道。
互聯互通 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圍繞在四川盆地的橫斷山脈、秦嶺和大巴山自古便是巴蜀大地免受戰火波及的屏障,但也是四川放眼看世界的阻礙,"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四川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部不斷推動與外界互聯互通、開放開發的歷史。 "十一五"以來,四川迎來交通發展的"黃金十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建成16條進出川大通道;農村公路建成29.2萬公里,位居全國第一;宜賓港吞吐貨物超過20萬標箱,輻射川滇黔的"長江物流大通道"正在加速形成。 今年12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輸送量正式突破4000萬人次,成為中國航空"第四城";通航城市達192座、國際直飛航線達80多條,名列中西部基礎榜首。天府新區機場獲批,使成都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 正是推動"水陸空"互聯互通大發展,"十二五"期間四川省得以建成西部地區最重要的開放高地:296家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德國、法國、韓國先後將重量級產業合作園區選擇在了成都;13個駐蓉領事機構為中西部城市之最。新希望、通威、中石油西南油氣田等眾多民營、國企也紛紛走出盆地,開始進軍海外高端產業領域。
雙星閃耀 引領"鑽石經濟圈"
如果翻開地圖可以發現,成渝經濟區正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這兩大國家級戰略的結合部位。 兩座GDP均已過萬億的特大城市中,成都在電子資訊、汽車、食品飲料、冶金、機械等方面產業集群特色十分鮮明;重慶是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Y"字形大通道的聯絡點,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 2011年國家正式出臺成渝經濟區規劃以來,兩地經濟交融愈發緊密。四川每年輸入重慶的電力超過140億千瓦時,近3年川渝企業相互投資達8000億元。 成都市社科聯主席、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表示,如果再將西安、昆明和貴州納入,構建成一個GDP總量超3萬億、占西部四分之一的"鑽石經濟圈",將承擔起連接中國兩大發展戰略的重任。 在成西、成渝、成貴等高鐵的串聯下,未來"成渝西昆貴"五座城市,應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不斷推動城市之間的合作,共同構建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戰略支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