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建集團18日發佈公告,公司主要股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將向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協議轉讓其所持愛建集團7.08%的股份。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標杆,上海進一步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步伐,將頂層設計貫徹於基層探索,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管理體制、建設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等方面深度推進。
統籌資源 讓國資國企煥發新活力
"愛建集團股權轉讓,讓其回歸傳統的民營企業身份,有助於解決其股權結構分散帶來的公司治理難題。民營資本均瑤集團在商業、金融等領域均有成功案例和豐富經驗,如果此次轉讓成功並能注入優質資產,有望讓資產狀況單一的上市公司煥發新活力。
"上海國際集團副總裁傅帆說。 愛建集團前身是上海市工商界愛國建設公司,是上海老一輩工商業者和部分海外人士共同集資創建。經過多年發展,愛建逐漸成為擁有信託、證券兩張金融執照的綜合類上市公司。2015年半年報顯示,愛建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41%,淨利潤為3億元,同比增長25%。
目前,愛建集團第一大股東是上海工商界愛國建設特種基金會,持有12.3%的股份,上海國際集團是公司第二大股東。若此次轉讓成功,均瑤集團將成為愛建集團第二大股東,優勢資源嫁接、體制機制鬆綁有望重新啟動愛建這個品牌。 資本騰挪是手段,核心是做優做強。
這一股權轉讓也讓上海的國資運營平臺--上海國際集團再次站到聚光燈下。 此前,上海國際集團將持有的錦江航運近48%的股權作價11.767億元轉讓給上港集團,實現錦江航運與上港集團的戰略重組,"上海國資運營第一單"落地。從"管企業"到"管資本",上海靈活用好行政之手和市場之手,在更高層面統籌配置資源,讓國資國企煥發新活力。
從"管企業"到"管資本"
建設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以"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企"這樣的三級管理架構,實現國資管理由"管企業"向"管資本"的轉變,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 2014年以來,上海積極推動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盛集團兩大國資流動平臺戰略轉型,國盛以產業為主,國際集團兼顧金融和產業。2015年部分國有企業股權已劃轉給兩大平臺,從而啟動國資流動平臺的實質性運營。
"收購錦江航運有助整合上海航運優勢資源,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表示,作為我國最大的港口運營商,上港集團原本就全資控股一家航運公司上海海華輪船,收購完成後可以實現業務重組,有利於上海港航企業參與到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國資運營平臺的角色,類似於基金公司的操作手法,即不干預投資企業的具體運營,而著重於資本回報率的提高。資本運作所產生的收益,既可以投入到亟待發展的新興產業,也可以投入社會民生類專案。這樣,國有資本的佈局也得以優化。"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建文說。
"資源、資產、資本、資金"良性迴圈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國資委主任徐逸波表示,通過縱向整合和市場化重組,推動國際集團、國盛集團戰略轉型,使之成為部分國有股權的持股主體、國資運營的執行主體、價值管理的操作載體和資金配置的執行通道,確保在更大範圍、更高層面統籌配置資源和盤活存量,實現"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的良性迴圈。結合流動平臺建設,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做到"多管國資、放活企業,不管經營"。 據上海國際集團副總裁傅帆介紹,今年上半年,集團層面14家單位完成了整合重組,盤活存量資產超過300億元。
其中,國泰君安與上海證券的同業歸併完成,國泰君安順利上市;浦發銀行與上海信託整合順利實施,股東層面已完成所有程式,重組完成後,浦發將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託牌照的商業銀行。國際集團還將6家類金融企業和房地產企業整體打包轉讓給上實集團,實現跨系統整合,使上實集團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上海國際破除`圍欄`意識,正確把握利益調整中的舍與得,優化國資產業鏈、價值鏈,把自身打造成國資的流動平臺、收益平臺和控制平臺,從直接經營企業向宏觀管理的國有出資人角色轉變。"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沈駿說。 在局部領域的退出,使得上海國際集團得以集中優勢資源,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據透露,國際集團還將全力支援金融要素市場重點專案建設,包括推進保險交易所籌建,支援、配合、參與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CIPS)籌建,支援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參與籌建上海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