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效力逐步顯現,中國多地在防疫抗疫的同時,開始循序復工複產。針對疫情對中國經濟和中外經貿往來可能產生的影響,不少海外政商學界人士近期表示,看好中國供應鏈承壓韌性,對中國經濟長期前景抱有信心。
過去一周,許多在華外資企業開始有序復工複產。多家外商表示,相信疫情對生產的影響是暫時的,長期依然看好中國市場潛力。
12日,德國永恆力叉車公司位於上海青浦的工廠正式復工;17日,產品陸續向上海地區發貨。目前,這裡300多名工人中已有六成復工,五分之三的生產線已恢復生產。
永恆力叉車亞太區管理總監福爾克爾·蜜雪兒斯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是當今叉車及內部物流系統需求最大的單一市場。在我看來,離開這個市場去任何別的地方生產是愚蠢的(選擇),因為市場在這裡,客戶在這裡,這裡就是需求。"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來抗擊疫情,相信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短暫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大眾汽車對中國市場抱有信心。
德國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教授霍斯特·勒歇爾說,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國企業暫時停工,短期內商品和服務貿易可能減少,供應鏈也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巨大,貿易、投資、供應鏈等將在疫情結束後恢復正常。"在這方面,我看不到長期影響,甚至看不到中期影響。"
瑞銀集團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發展走勢,疫情被遏制後,預計在需求反彈和政府刺激措施下,中國經濟增長未來幾個季度將反彈。
比利時安特衛普市副市長、安特衛普港務局董事長安妮克·德里德認為,中國目前針對疫情採取的措施正確及時。"疫情雖然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短期下滑,但從長期看中國經濟充滿韌性,消費市場不斷增長,經濟將繼續強勁增長。"
馬來西亞對華特使陳國偉近日表示,中國政府為應對疫情採取的果斷有效措施為企業注入了信心,隨著時間推移,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越來越小。陳國偉說,可以預見中國經濟在疫情過後將迅速反彈。"我們談論的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是全球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客觀而言,此次疫情給一些深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經濟體帶來了一些壓力。不過,不少相關國家人士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困難是暫時的,本國對華合作態勢不會因疫情而逆轉。
澳大利亞知名經濟學家郭生祥指出,疫情對澳大利亞經濟的影響,凸顯了澳中供應鏈的密切聯動關係以及維護澳中經貿關係的特殊價值。
孟加拉瓷磚生產與出口協會主席莫拉赫告訴新華社記者,孟加拉從中國進口大量與服裝和陶瓷相關的原材料或設備,兩國經貿往來非常緊密,希望中國儘快從困難中走出來,他相信中國有能力戰勝疫情。
在評估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時,一些專業人士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短期的,明智的投資者不會因此輕易拋售中國資產,放棄在華投資機會。
土耳其主權財富基金總裁紮菲爾·森梅茲告訴記者,土耳其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期待未來進一步擴大土中貿易和投資等領域合作。
南非天達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安娜貝爾·畢曉普說,中國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國,如果疫情得到快速抑制,那麼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將是短暫的。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仍然是理想的投資目的地。
南非金山大學經濟與商業學院院長詹尼·羅梭烏說,相信中國能夠有效控制住疫情,中國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
以色列絲綢之路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利奧爾·瓦羅納表示,中國政府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來應對疫情,增強了全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我相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經濟將重新回到正軌,畢竟中國經濟實力十分強大,而且反彈能力很強。"(執筆記者:劉軼芳;參與記者:林昊、郁瑋、郝亞琳、王峰、劉春濤、朱晟、沈忠浩、左為、於佳欣、潘革平、荊晶、陳文仙、尚昊、孫青、周月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