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的2019年經濟工作資訊

中国财富网
2018-12-22 13:57

已收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透露出2019年經濟工作的哪些資訊?

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會議指出,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要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要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加快處置“僵屍企業”。要增強製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力度。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家張連起認為,推進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要讓企業“唱主角”,引導大型製造商通過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逐步成為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品牌運作品質高的現代化企業。同時,為中小企業智慧升級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拓展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空間。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會議指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努力滿足最終需求,提升產品品質,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遊等服務業發展,改善消費環境,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說,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市場未來會釋放更大的活力。在穩外貿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挖掘創新潛力,不斷提升經濟增長品質。

精心做好各項民生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明年工作的一大重點。會議強調,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線,精心做好各項民生工作。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要增加對學前教育、農村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職業教育等的投入。提出要努力解決大城市養老難問題,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平說,我國民生改善取得切實成效,但民生領域依然存在一些短板,還有許多民生關切需要回應。應當瞄準就業、社保、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民生痛點,扎扎實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會議提出,要總結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經驗,鞏固改革成果,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土地要素得到盤活,整個鄉村振興就有資金來源,產業振興就有用地空間,外來人口到鄉村創業和生活就有基本保障。通過總結農村“三塊地”改革的試點經驗,並在修法的基礎上把試點經驗全面推開,可以為全國更大範圍內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創造一個制度基礎。

推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會議強調,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

即將過去的2018年,我國實施了較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全年減稅降費規模預計達到1.3萬億元人民幣。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說,2019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仍有空間,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適度擴張支出也可以起到穩增長、調結構的效果,也有利於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

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

會議提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副院長王永傑教授認為,會議明確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民營企業的高度重視,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他認為,應加強綜合治理,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健全與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體系,有效保護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讓他們放心創業,安心經營。

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會議指出,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說,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要保證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較大幅度增加專項債券規模,既能解決地方的迫切需要和燃眉之急,同時也能充分發揮市場功能,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

會議提出,要放寬市場准入,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智慧財產權,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

“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堅定的、有誠信的,開放的步伐會更快、更大、更徹底。”中國國際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中國經濟改革進入新時代,進入到新的領域、新的層次。中國根據“法無禁止皆可為”的原則加快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是我國改革開放規則制度的重大變化,意味著中國對外資的限制會越來越少。

督促落實2020年1億人落戶目標

會議指出,抓好已經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的落戶工作,督促落實2020年1億人落戶目標,提高大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中國社科院農業發展研究所貧困與福祉研究室副主任楊穗認為,要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積極性,除了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和社保的均衡化發展,解決農民進城落戶的後顧之憂,也要合理維護他們在農村的既有權益,包括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等,通過科學的退出機制引導他們自願有償轉讓相關權益。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會議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說,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體現了中央決策的定力,非常有利於穩定社會預期。強調夯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有助於調控更好落實。各城市未來要因地制宜確定住房發展和市場管理目標,有效控制房價,體現政府責任擔當。(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郁瓊源、王優玲、葉含勇、譚謨曉)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