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國務院首次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國資“家底”傳遞深化改革決心

新华丝路网
2018-10-25 13:51

已收藏


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規模究竟多大?海內外國有金融資產“家底”有多厚?行政事業單位掌管著多少國有資產?土地、海洋、油氣等自然資源究竟有多少?

這些疑問,都可以在24日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的《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中找到答案。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當首份國有資產“家底”被公開在陽光下,黨中央和國務院不僅是向人民交一份全口徑、全覆蓋的“明白賬”,更宣示新時代堅定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管好用好國有資本、更好服務國家發展的決心。

全口徑、全覆蓋 四大類國資家底首亮相

24日,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報告了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這份全口徑的國有資產綜合報告彰顯公開決心:

——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負債總額118.5萬億元,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50.3萬億元。全國國有企業境外總資產16.7萬億元;

——2017年,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萬億元,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6.2萬億元。全國金融企業所投境外機構資產規模18.1萬億元;

——2017年,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0萬億元,負債總額9.5萬億元,淨資產20.5萬億元;

——2017年,全國國有土地面積5.05億公頃,內水和領海面積38萬平方公里,天然氣剩餘技術可采儲量5.5萬億立方米。

據介紹,這份綜合報告是在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國有企業提供的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和財務決算的基礎上起草而成的,既包含企業國有資產、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和部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總量情況,也單列了文物資源資產情況。

作為四類國有資產中最受關注的部分之一,此次國有金融企業資產還以專項報告形式提請審議。資料顯示,2013年至2017年,中央國有金融企業營業收入由4.3萬億元增至5.8萬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從1.2萬億元增至1.4萬億元。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24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作說明時說,國有金融企業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支柱。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經濟平穩健康增長和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實力日益壯大。

“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為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相關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依據,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說。

在人大“監督利劍”下管好用好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必須管好用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部署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這是黨中央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的重要決策部署,是党和國家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看來,此次提請審議的兩份報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國內外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非常關注,在這個時間點公佈報告,有助於更加全面地認識我國的經濟金融發展態勢。”馮俏彬舉例說,相比單一關注債務規模,對資產情況比較清晰的認知,不僅能為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有效的資料支援,更有助於借助透明資訊穩定社會預期。

這兩份報告不僅直觀展現了國有資產的“全景圖”,也涵蓋了各類資產的管理和改革推進情況。

白景明說,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民報告國有資產的“明白賬”,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全社會對國有資產監督,提高國有資產管理透明度和公信力,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

“從過去的一項工作轉向一項制度,實現了人大國有資產監督的系統化、常態化。”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

國資管理需進一步完善 多項改革有望破題

此次“曬帳本”“亮家底”,不僅公開了我國國有資產發展的積極成效,也實事求是地“曬”出了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下一步改革方向。

切實防控債務風險、推進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加快推動國有資本佈局優化調整……針對如何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綜合報告給出了明確方向。

降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成本、深入推進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會計核算體系、推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立法……針對如何優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配置,綜合報告給出了具體路徑。

白景明說,當前國有資產管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在難點痛點上狠下功夫,才能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金融關係國家經濟穩定和經濟安全。長期以來,我國國有金融資本管理中存在權責不清、多頭多級管理、制度交叉重疊的問題,導致運營決策效率不高。

專項報告提出,夯實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系,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國有金融機構激勵約束機制等。

“一方面要明確並切實落實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同時理清職責邊界,保持國有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國有金融資本的統一集中管理,維護國家財權的統一,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當前我國國有金融資本主要集中於銀行、證券和保險等行業,其中銀行業尤為集中。

“未來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將有的放矢。發展直接融資和擴大開放是金融市場改革的重要方向,預計國有金融資本將在非銀金融機構方面加大佈局,實現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均衡發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表示。

專項報告還對國有金融機構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薪酬管理體制、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統計監測制度等方面提出要求。

“這些舉措彌補了我國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漏洞。通過逐步落實,國有金融機構經營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金融風險得到進一步防控,實體經濟也將得到金融機構的有力支持。”董希淼表示。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