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社科院: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或為6%

中国证券网
2017-02-28 10:22

已收藏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27日聯合發佈的《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年度報告(2016-2017)》指出,模型預測結果顯示,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的概率很大。在當前形勢下,要實質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工業生產要素品質和創新工業生產要素資源配置機制,推動工業增長方式從勞動力和物質要素總量投入驅動主導轉向知識和技能等創新要素驅動主導。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振興實體經濟、遏制“脫實向虛”趨勢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主要任務。

報告稱,2016年,中國工業經濟呈現趨穩高端邁進發展態勢。製造業呈現平穩發展態勢,工業出口和PPI增速實現正增長,工業企業利潤延續了增長態勢,工業投資增速回落但結構優化。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特別關注國內投資與國外投資失衡,國有投資與民間投資的失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失衡,以及“回款難”等問題。

報告提出,以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的生產總值作為實體經濟寬口徑計算,中國實體經濟規模占GDP比重從2011年71.5%下降到2015年的66.1%,而同期貨幣供應量(M2)和GDP的比值,從1.74倍上升到了2.03倍。這種“脫實入虛”的失衡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資產泡沫會越來越大,最終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經濟步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滯不前。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升實體經濟供給品質。

報告提出要“多措並舉,提高實體經濟供給品質”。一是從產品層面完善供給體系品質,重塑“工匠精神”,扎實提高產品品質;二是從企業層面完善供給體系品質,處置“僵屍企業”、降低實體企業成本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企業創新發展環境,不斷提高實體企業的素質和競爭力;三是從產業層面提高實體經濟體系供給品質,化解產能過剩和積極推進《中國製造2025》,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