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十三五”末上海50%以上競爭類企業將實現整體上市

中国证券网
2016-08-11 09:37

已收藏


上海全力推進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發展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據悉,目前,上海競爭類企業已經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的企業分別達到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到“十三五”末,整體上市企業將占競爭類企業總量50%以上;以國際集團、國盛集團兩家平臺公司累計持有股權涉及資產總額約500億元;上港集團、上汽集團、上海建工等先後實施各類股權激勵43例。隨著國資改革進程的推進,上海地區國企改革的進度有望領跑全國。

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提速

上海市積極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放大國資帶動效應。2014年以來,在證券市場上,57家上市公司融資或注資3557.61億元;在債券市場上,約60餘家(次)企業集團新發行各類債券18038.88億元;在產權市場上,累計完成產/股/物權交易或轉讓專案2472宗,金額3026.34億元。上海市管的三類企業中,目前,競爭類企業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的企業分別達到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到“十三五”末,整體上市企業將占競爭類企業總量50%以上。

“以國際集團、國盛集團為主搭建國資流動平臺,成為部分國有股權的持股主體、國資運營的執行主體、部分一般性競爭領域國資退出的主要通道。”上海市國資委方面表示,截至目前,兩家平臺公司累計持有股權涉及資產總額約500億元,通過縱向整合與橫向聯動,引入市值管理、“ETF”等新型金融工具,盤活資本近400億元。其中,以上海建工為標的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創造了國內證券市場可交換公司債最大規模。

目前,上海先後完成綠地集團、現代設計集團、上海城建、華誼集團整體上市,並計畫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國資委系統企業集團公司制改革。

作為上海第一批實現整體上市的國有企業上海建工集團,改革紅利正不斷釋放。上海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整體上市後,集團技術創新要素更加集聚,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15年超過了25億元。通過優化與變革科創體系,技術創新要素更加集聚,加快了核心技術的提升;產業鏈資源整合更加優化,如今的上海建工,已不是單一的施工企業,而是集建築施工、設計諮詢、房產開發、城市建設投資、建材工業五大事業群“全國佈局、服務全國、海外發展”的綜合性建設集團。

上海老牌國企上海儀電在充分盤活國企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上積極行動,加快核心資產和業務的整合,推進核心業務資產證券化,做強做大上市公司。積極盤活上市公司殼資源,做好有進有退,集聚資源培育打造核心主業。同時,圍繞產業鏈打造和核心競爭力培育,加大兼併收購力度,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通過引資、引智,引進各類技術、市場、團隊,上海儀電先後投資並購一批民營企業,由國資控股、民營團隊負責經營,並購時設定業績“對賭”條款,在保持國有控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經營團隊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業績增長。

實施分類激勵

在推進國企改革過程中,上海將實施分類激勵制度。對整體上市公司,探索員工或核心骨幹持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激勵基金計畫;國有及國有控股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等。

同時,為激勵創新,上海對處於充分競爭性領域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專業性較強的崗位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對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研院所,探索員工持股;對高新技術企業,實施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等中長期激勵。實行“激勵基金+個人購股”計畫,企業用於激勵股權總額可達實收資本的10%。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十餘家二、三級企業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上港集團、上汽集團、上海建工等先後實施各類股權激勵43例。

其中,上港集團推出的“員工持股”計畫,因參與人數之多、覆蓋面之廣,被認為“上市國企員工持股第一家”。上港集團於2015年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實施了員工持股計畫,參與員工超過1.6萬人,參與度達到72%,合計認購數量超過4.1億股,占集團總股份的1.8%,認購總金額17.1億元,持有期36個月,2018年解鎖。上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員工持股方案實施後,將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利益相結合,形成員工、企業和股東之間聯繫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開啟了集團與員工共謀發展、共創未來的新篇章。

同時,上汽集團開展了核心員工持股計畫,探索形成利益共用、風險共擔、責任共當、事業共創的激勵約束長效機制。這一舉措增強了資本市場對上汽長遠發展和募投項目的信心,也是深化國企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此外,上海建工積極探索並推出骨幹(核心)員工持股計畫,今年3月,上海建工以4.46元/股的價格向核心員工持股計畫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9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25億元。上海建工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建工此次擬通過非公開發行方式實施骨幹(核心)員工持股計畫,目的是完善員工與股東的利益共用和風險共擔機制,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準和深化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實現股東、公司和員工利益的一致,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公司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33家競爭類企業資本運作值得關注

8月5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以發展公眾公司為主要實現形式,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利用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機制市場化。優化完善國資流動平臺運營機制,加快股權運作,做好增量,盤活存量,實現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的良性迴圈。

在改革的帶動下,資本市場中,相關上市公司動作頻頻。截至目前,ST中企、上海物貿、城投控股、三愛富、華建集團等國企上市公司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停牌。

長城證券指出,隨著國資改革進程的推進,上海國企改革已進入實質運作階段,預計下半年將進入收穫期。上海目前國資系統市管企業中國企為47家,其中競爭類為33家,功能類11家,公共服務類3家。競爭類企業上市公司已經開始大跨步地推進改革及資本運作。上海國企改革重要的看點是,資產重組,整體上市、員工持股、治理機制完善,以及混改等領域。建議關注具備殼資源價值的公司、集團或核心資產整體上市預期的公司、市場競爭類公司中的治理機制理順的公司以及能夠提升企業效率,有員工持股預期的公司。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