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秋,宏觀經濟的警報聲就響起。8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擴大,有些行業利潤增速甚至由正轉負。中國經濟仍在探路新常態,雖然有過多次降息降准,但在工業通縮的壓力下,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依舊不低,流動性對企業來說仍存在難題。
目前,國企改革路線圖已經畫定,而國企盈利能力在各類型企業中墊底,也反襯出改革的必要性。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從多個角度解讀8月工業企業資料,為讀者瞭解時下經濟運行提供一些參考。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運營情況,一直是判斷經濟和行業趨勢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國有企業的利潤增速同比持續下降。
9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64.2億元,同比下降24.7%。同時,國企利潤增速在多個企業類型中再次墊底,成了名副其實的“負班長”。而國企利潤增速的下滑,也給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帶來一定影響。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第三季度GDP增速存在‘破7’的可能性。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必須加快改革步伐。特別是要加快清理退出一批扭虧無望的國企,並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來提升國企效率。”
能源化工行業拖後腿
今年以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利潤下滑明顯。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1~6月份,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980.2億元,同比下降21.2%。這一降幅在前7個月和前8個月分別擴大至22.1%和24.7%。
與其他類型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在利潤增長方面也是多月領跌。在同樣的宏觀經濟環境下,1~8月,集體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分別下降0.3%和1.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319.4億元,同比增長了7.3%。
祝寶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產能過剩的行業中,國有企業比較多,這些行業是拉低國企利潤的主要因素。而且,國企不像民營企業那樣‘船小好調頭’,結構調整需要一定時間。”
記者發現,行業因素對國企利潤下降的影響較為明顯。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1~8月,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4.9%,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同比下降67.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同比下降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下降51.6%,專用設備製造業同比下降3%,汽車製造業同比下降4.5%。其中,8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同比下降72.2%,降幅比7月份擴大16.6個百分點,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22.1%。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元春此前表示,大部分國企在重化工、能源、礦產等領域,這些行業都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出口回落的重災區。
對於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釋稱,一是成本上升幅度快於銷售;二是價格降幅擴大;三是投資收益對盈利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四是匯兌損失使財務費用增長較快;五是石油、汽車和化工等行業利潤下滑明顯。
高層要求清理“僵屍”企業
盈利的下降也倒逼國企加快結構調整。目前,國企改革的頂層方案已經明確,相關的配套措施也在逐步公佈。
祝寶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改革方案來看,扭轉利潤下滑的方向基本明確:把國企分為公益類和商業類。對一些不賺錢、扭虧無望的商業類國企,能轉制的轉制、能升級的升級、該退出的就退出。”
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就提出,要“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
近來高層已經多次喊話要求清理“僵屍”企業。在9月18日召開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要求,“對那些‘僵屍’企業、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要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抓緊處理,這樣能夠提高國有資本配置的總體效率,增強國有經濟的整體功能”。
9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解讀國企改革意見時亦表示,增強活力與加強監管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兩者有機統一、不可偏廢,要依法落實企業自主權、推動企業完善市場經營機制。
有些國企已經扭虧無望,但因能夠得到監管層的資金支持而繼續存在。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當喪失效率沒有了競爭力,就應該退出市場,政府不能支持“僵屍企業”。
除了清理退出一批國企外,祝寶良建議,應該重點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營資本,以此來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提升國有企業效率。
行業樣本
低油價難拉動需求 8月石化行業利潤下滑超七成
在9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8月份工業資料中,石油化工行業利潤增速下滑明顯。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同比下降72.2%,降幅比7月份擴大16.6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2%,增幅比7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8月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下跌,原油的無序暴跌衝擊了石油化工及相關產業,使得原油開採利潤大幅下滑。在此影響下,國內需求不振又使得化工業雪上加霜,同樣出現了利潤下滑的情況。
油價拉低石化業利潤
今年8月,國際原油價格一路探底,WTI期貨價格一度下探至38美元/桶的低位,創下近六年半的新低。
安迅思能源研究總監李莉認為,8月份的原油價格是今年以來最低的一個階段,原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的利潤大幅下滑,主要是受油價影響。
在9月28日的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新聞通氣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士介紹,上半年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大幅下滑,累計利潤總額為628.9億元,同比下降68.7%。其中,石油開採下降70.8%,天然氣開採業下降33.2%。與此同時,全國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累計增長只有2.6%,創歷史最低紀錄。
中國財新9月製造業資料創6年半新低,市場對於全球原油需求前景憂慮升溫。儘管美國能源署(EIA)上周原油庫存減少193萬桶,但原油產量增加13.3萬桶,對國際油價產生了打壓作用,短期預計油價將繼續圍繞45美元上下震盪。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帶動國內成品油價格下探,但降價並沒有對國內需求形成足夠的刺激。安迅思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以來中國成品油出口配額已經累計達到了2865萬噸。其中汽油出口配額640萬噸,柴油出口配額883萬噸,煤油出口配額1332萬噸。卓創資訊資料顯示,去年中國成品油的出口總量大概為1950萬噸,現在成品油出口配額已經大幅超過了去年全年。
安迅思成品油行業分析師林嘉欣表示,今年成品油出口增加主要是因為國內供大於求。宏觀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柴油需求持續疲弱,需要加大出口以平衡國內外資源,在此情況下國家對成品油出口有所放開。
化工產品需求疲軟
不僅成品油市場面臨需求不足的局面,而且整個石化行業的需求也不景氣。
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全國石化行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共計29436家,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8.8%;實現主營收入6.35萬億元,同比下降5.7%;利潤總額3132.1億元,同比下降25%;進出口貿易總額2653億美元,同比下降21.7%。
張永浩認為,原油價格的暴跌衝擊了石油化工及相關產業,直接導致了煉化行業生產利潤下滑,相關產業投資力度降低,市場活性急劇下降。此外,國際國內需求低迷也造成供應過剩。石油化工行業單位產銷策略多轉為保守型,在震盪下探的市場行情下,大多產品成交冷清,生產企業被迫降價壓縮利潤空間謀求出貨,以免壓貨帶來的更多損失。
以化工產品中的塑膠產品為例,今年1~8月,國家統計局塑膠製品產量同比增長0.8%,是2010年以來增速最低的一年。
安迅思分析師李燁認為,受產能過剩和去杠杆影響,房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以及基建投資均表現低迷,聚乙烯作為通用的塑膠材料,需求增速也大幅受到拖累。
安迅思在一份報告中提出,有聚乙烯從業者認為,四季度聚乙烯需求在聖誕和新年訂單支撐下或將有所回升。預計四季度製造業指數會上漲明顯。
李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塑膠製品產量及出口均不容樂觀,但在油價低位的背景下,聚乙烯原料價格也處於相對低位,有供應商表示,部分廠家已用新料代替了回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聚乙烯新料的需求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