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
企業名片
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公司成立8年來,在工業機器人五大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領域,除減速機外全部實現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產品自主化率超80%。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走進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華數)的車間,只見一條白色的機械臂抓起一個圓形的鐵餅,完成一系列閃轉騰挪後,在指定位置將鐵餅放下。
“這是我們今年新研發的一款三合一機器人,它臂展2米,最大負載達20公斤,可用於搬運、打磨、焊接。”重慶華數常務副總經理王旭麗介紹,這款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中,除減速機外全部由重慶華數自主研製,並擁有完整智慧財產權,產品自主化率超80%。
這只是重慶華數依靠自主創新奮力實現工業機器人自主研發的一個縮影。成立8年來,重慶華數憑藉自己的研發團隊及協同創新,攻克了300余項關鍵技術及工業機器人核心系統難題,取得20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開發了50余種工業機器人。
招不到專業人才
自己培養研發團隊
長久以來,國外機器人巨頭壟斷了工業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在中國佔有70%的市場。在巨頭們的“圍堵下”,很多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只能做組裝和代加工。
重慶華數卻有自己的目標。早在2014年成立之初,重慶華數就把自主創新視為企業靈魂,立志攻克工業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打造民族品牌工業機器人。
“短期而言,走自主創新這條路無疑會遭遇‘陣痛’。但從長期來看,我們只有通過創新實現技術自主可控,才不會受制於人,更有發展後勁。”王旭麗說,但這條路註定非常難走,光是人才問題就讓重慶華數頭疼不已。
重慶華數成立之初,正好是重慶工業機器人產業起步之時,招不到好的專業技術人才,公司只有3名伺服驅動器產品方面的科研人員。而這3人,還是重慶華數母公司華中數控支援的。
重慶華數研發團隊負責人夏亮回憶,這幾個人只能支撐研發團隊勉強運行,將近半年時間,研發部門成果寥寥。
研發部門的困境,讓負責公司團隊建設的王旭麗傷透了腦筋。經過公司高層的商討,一個新想法被提了出來:既然招不到專業技術人才,那就自己培養人才。
說幹就幹。重慶華數開始在重慶高校招聘機械、運動控制等專業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到2014年底,陸續招收了10多人。
這些人進入公司後,重慶華數按照每個人所學專業及技術強項,安排他們從事不同的研發工作。在夏亮的指導下,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到2015年年末,一支近20人的研發團隊終於成形,並在後來成為了重慶華數研發體系中的核心骨幹。2016年下半年,這支研發團隊經過反反復複的無數次試驗,在伺服驅動器這項工業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成功研發出重慶華數第一代伺服驅動器。
協同創新破解研發難題
已攻克300余項關鍵技術
欲打造自己的工業機器人品牌,僅靠重慶華數自己的研發團隊還遠遠不夠。
因為一台工業機器人往往由上百個零件組成,涉及到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以及人機協作、高集成一體化關節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我們在研發過程中,深刻體會到這些技術涉及面廣、研發難度大,單靠一家企業或研究機構根本無法全部搞定。”夏亮說。
怎麼解決上述難題?重慶華數拿出了應對之策:協同創新。即與機器人應用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等聯手,根據各自技術優勢分工合作,協同研發。
2017年,重慶華數和重慶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一家筆電外殼加工企業合作,拿到重慶市科技局重點研發專案——基於3C行業的打磨拋光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示範。其中,魯班研究院主要負責研發六維力感測器、自動換沙設備等關鍵技術,重慶華數負責研發機器人本體和離線示教程式設計技術及產業化,筆電外殼加工企業負責示範應用。這種分工合作很快收到效果,不到兩年時間,便研發成功可用於筆記型電腦、手機等產品金屬部件表面處理的打磨拋光機器人。
2019年,重慶華數與重慶市科技局、兩江新區、華中科技大學、華中數控、重慶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組建重慶智慧型機器人研究院,致力於聚焦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進行攻關。2020年,該研究院和重慶華數攜手啟動機器人驅控一體控制裝置研發專案。此後,雙方經過15個月的研發試驗,成功開發出高性能機器人驅控一體裝置。
憑藉自己的研發團隊及協同創新,成立8年來,重慶華數攻克了300余項關鍵技術及工業機器人核心系統難題,取得20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尤其是在工業機器人五大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領域,公司成功實現了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和機器人本體等四大技術的自主研發。
圍繞市場需求開展產品創新
50余種工業機器人均有較強市場競爭力
技術研發取得的成果,能不能轉變為產品競爭力,關鍵看是不是圍繞市場開展產品創新。
重慶華數走的正是圍繞市場需求,開展產品創新這條道路。
比如重慶華數的一款明星產品——BR6雙旋機器人,便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創新開發出來的。
2017年,重慶華數在走訪調研深圳某電子產品代工企業時發現,其廠房使用了上萬台數控機床,機床之間的位置非常窄。這讓想在生產線上添加機器人的該企業負責人犯了難:市場上已有的體型較大的傳統機器人根本放不下。如果非要用,只有擴大廠房,但會增加成本。
這時,重慶華數研發人員提出,可為其量身定制一款機器人。對方非常高興,隨即拋出標準:機器人占地要小,運行速度要高,能負載6公斤以上,可用於上下料、噴塗等作業。並承諾如果重慶華數能在3個月內拿出成品,便會大量採購。
於是,重慶華數迅速組織力量投入產品研發,僅用時2個月,便開發出國內首款雙旋機器人。該產品從結構到控制演算法上都進行了創新,比傳統結構通用型六軸機器人多了內旋功能,打破了傳統工業機器人僅能外旋的運動方式。其負載達6-8公斤,占地面積小於0.06平方米,能在狹小空間工位上進行作業,且速度比傳統結構機器人提升30%以上。
這款產品在上述代工企業投入試用後,滿足了該企業提出的所有要求,順利拿到了數百台訂單。之後,該產品還受到重慶、深圳等地多家電子產品代工企業青睞,並拿下了中國設計領域的“奧斯卡”獎——2017中國好設計銀獎。
8年來,重慶華數依靠這種模式,成功打造出BR雙旋、垂直多關節、水準多關節等六大系列、50餘種規格的工業機器人整機產品,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產品市場逐漸從3C和家電行業,拓展至廚衛、五金、汽摩、鞋服等多個行業。
“目前,公司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機器人產品賣到了重慶、四川、安徽、江蘇、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在數控機床加工、衝壓、搬運、打磨、塗膠、焊接、裝配等工藝環節形成了規模化應用。”王旭麗表示,得益于此,重慶華數近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自2020年以來,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機器人產品年均銷量增幅也達到了30%以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