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年報資料更正越描越黑 同興達資訊披露形同兒戲

中國證券網
2020-06-15 13:52

已收藏

一則報導引發的年報更正公告,暴露出同興達資訊披露混亂的冰山一角。

6月10日,上證報以《行政人員人均年薪百萬,一朝降薪八成,這家上市公司薪酬玩起過山車》為題的報導,指出同興達行政人員薪酬異常。對此,同興達公告稱,公司2018年年報存在資料錯誤,即年報披露的不是真實情況,從而導致報導“不屬實”,並對該年報資料做了更正。

然而,記者發現,更正後的同興達行政人員數量、平均薪酬水準,與公司當年財務資料存在明顯矛盾——前兩者相乘得出的行政及財務人員薪酬總額,遠高於管理人員薪酬總額。按常識,管理人員薪酬總額應該包括行政及財務人員薪酬總額。

換言之,為了掩蓋資料異常而修補更改,反而更襯托出公司財務資料的不可信。

真實,是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的底線。如果年報數據說改就改,改了還錯,其問題就不僅是疏忽、致歉這麼簡單,否則所有財務造假都可以一改了事。資料打架、前後矛盾之下,同興達的財務資料有幾成是真實的?

記者調查發現,同興達的問題不止於此。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當一家公司用錯誤掩蓋錯誤,將盈利依賴於補貼,把希望低價位讓利於關聯方,包括監管機構在內的市場各方應以更加謹慎的眼光來審視它。

人數越描越黑

同興達信披問題頻出


上證報日前翻閱同興達近三年財務報表作研究,竟發現其2018年報披露的資料存在異常,通過計算得知,公司2018年普通行政及財務人員年薪百萬,跟前後年度差異巨大,報導刊發後,引起市場熱議。

6月12日晚間,同興達對此予以回應,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年報資料寫錯了。

當晚,同興達更正了2018年年報,並表示,“截止(應為‘至’)2018年末,公司行政人員數量為465人,財務人員25人,大於2017年,小於2019年。根據2018年行政人員及財務人員平均人數進行測算(不包括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行政人員及財務人員2018年平均年薪為21.31萬元,薪酬合理。”

這一解釋看似合理,但簡單計算卻可以發現,與財報其他資料卻對不上了。

按照更正後資料,同興達行政及財務人員合計490人,剔除董監高合計12人,普通行政及財務人員478人,其2018年人均年薪21.31萬元,兩者相乘可得出,行政及財務人員2018年薪酬總額10186.18萬元。

然而,更新後的2018年年報顯示,管理人員薪酬合計8042.37萬元,剔除董監高薪酬1116.34萬元,行政及財務人員當年薪酬總額合計6926.03萬元。

顯然,僅“行政及財務人員薪酬”這一項,公司在一份年報中就存在明顯矛盾,兩個口徑的統計差額高達3260.15萬元。

對此,同興達董秘李岑對上證報解釋,行政及財務人員的資料,是截至2018年底的時點數據,而普通行政及財務人員2018年人均薪酬21.31萬元,是這一年的區間數據。2018年,同興達因為人員流動較多導致上述差異。

上述解釋乍看似乎也解釋得通。但對比同興達同期其他類別人員資料變動,就顯得行政人員飆升的突然突兀(見表格)。

比如,2018年公司銷售人員,從2017年64名突然減少到2018年的34名,財務人員2018年人數比上年僅增加1人;但行政人員則突然從160人飆升到465人。

一家上市公司的普通行政及財務人員薪酬總額出現3260.15萬元的差額,卻歸因於人員流動過大,這背後究竟想掩蓋什麼問題?

記者在獵聘等招聘平臺上看到,南昌光電(現已是控股子公司)招聘人力資源規劃師開出年薪7.2萬元至9.6萬元,績效專員的年薪在4.8萬元至8.4萬元。假如以行政人員年薪10萬元計算,要想解釋3260.15萬元差額的合理性,同興達需要讓300多人在2018年年初入職,到該年底又離職。

只是,2017年至2018年同興達即使有擴張,也不至於要將大部分普通行政及財務人員大換血?

同時,同興達以“年報個別資料有誤”為由變更2018年年報,已經暴露出上市公司信披瑕疵。而上證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同興達信披不僅存在瑕疵,甚至存在信披違規嫌疑。

2019年12月9日,同興達複審通過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深圳市國家稅務局、深圳市地方稅務局聯合審核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自2019年至2021年,按照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上述事項屬於《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中“獲得大額政府補貼等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或者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額外收益”的情形,需要及時公告。

但是梳理同興達公告可見,同興達未能及時公告上述事項,僅在2019年年報中略有提及。

去年盈利靠政府補貼

子公司引入關聯方惹爭議

如果僅關注營收、歸母淨利潤兩個指標,同興達過去3年的表現頗為正常,可稍微挖掘一下公司的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記者卻發現,公司主營業務幾乎無法持續貢獻盈利,尤其是在2019年,公司1.11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幾乎全部來自政府補貼。

2019年,同興達實現歸母淨利潤1.11億元,而當期的政府補助高達1.39億元,這直接導致上市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僅為205.08萬元。

不僅是2019年一年,2017年、2018年,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逐年下降,分別為1.08億元、5313.74萬元,可當期,公司能夠計入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4955.84萬元、5547.93萬元。憑藉著政府補助,同興達2017年、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稍稍好看了一些,分別為1.49億元、9808.64萬元。

面對盈利能力連年下挫的主營業務,同興達卻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把快速成長的攝像頭模組業務,分38.87%股權給實際控制人及公司高管,而且作價很便宜。

2019年12月14日,同興達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南昌光電擬進行增資,引入上市公司實控人之一鐘小平、上市公司副總經理梁甫華作為增資股東,二人分別出資1.394億元、8760萬元,分別獲得增資後南昌光電23.87%、15%的股權。相當於投後估值不到6億元。

南昌光電主營攝像頭模組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彼時公告顯示,該公司2019年1月至9月營收為4.15億元、淨利潤為1591.31萬元。或許是因為盈利表現不突出,南昌光電增資時採用的是資產基礎法來評估,資產增值率僅為4.27%。

可幾個月後發佈的2019年年報顯示,南昌光電2019年的業績迅速增長,當期營收為8.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倍;盈利為3422.41萬元,同比增長超過580倍。對照2019年前三季度資料進一步分析,南昌光電在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約為4.65億元,實現淨利潤1831.1萬元,兩個資料均超過前三季度總和。

需要注意的是,同興達宣佈為南昌光電引入資金方就在2019年12月14日,只要公司治理沒有問題,同興達、鐘小平、梁甫華都能夠明確知道,南昌光電的業務正在爆發,甚至已經掌握了第四季度前2個月的資料。可其在披露方案時,依然只公佈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資料,並用資產基礎法評估後低價“讓出”38.87%的股權。

如此一來,一條向實控人等轉讓部分優質資產的脈絡逐漸明晰,雖然該方案通過了彼時的股東大會,可南昌光電這樣的子公司運營得如何,只有內部人才能知道,如果他們選擇不披露更加翔實的資訊,其他中小股東怎麼可能做出合理判斷?

從行政人員人數變化疑團,到事關公司盈利多寡的所得稅率變化不及時披露,再到重要子公司對關聯方增資擴股時作價公允性存疑,同興達呈現給外界的面貌可謂矛盾多多。這背後究竟掩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運作?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