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關注函的層層追問就像數根尖刺,戳破了海印股份吹起來的氣球,戳破了投資者以為挖到金礦的想像。
洋洋灑灑的40頁回復中,海印股份依然嘴硬地辯解稱“疫苗”之說僅是工作人員筆誤,但事實已毋庸置疑地擺在眼前:“92%有效性”抄自外國其他藥物試驗結果的新聞,“今珠多糖注射液”的專利權剛開始申請,獸藥生產許可尚未獲得,具備獸藥GMP的生產廠家仍在洽談,今珠公司的註冊資本金1000萬元尚未到位,未來“今珠多糖注射液”的投產規模與計畫尚存在不確定性,今珠公司估值未進行審計評估,上市公司尚無藥物領域相關技術及專業人才儲備……
對於這些資訊披露的前後反復,海印股份居然還振振有詞說資訊披露真實、準確,不存在虛假陳述或誤導性陳述。結合海印股份發佈合作公告以來股價的劇烈波動,又有多少利益隱藏在字裡行間?
期盼交易所對這份自相矛盾、錯漏百出的回復函進行二次問詢,呼籲監管部門對海印股份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予以立案調查。
“神藥”橫行,痛入骨髓;“毒瘤”不除,以何前行?
92%有效性或為空談
關鍵資訊回復“避重就輕”
6月11日,海印股份曾以一則許啟太團隊研製的注射液可以實現對非洲豬瘟“不低於92%有效率的預防”的公告震驚了包括養殖業、生物醫學界、資本市場以及監管部門在內的數個領域。如今,在專業機構的質疑聲中,以及在監管部門的追問下,上市公司終於道出了92%有效性的真相。原本盼望著上市公司能夠拿出極其嚴謹回復函的公司“支持者”,也不禁大跌眼鏡。
海印股份在回復函中坦白,92%有效性的資料來源,事實上是參照西班牙獸醫健康監測中心研究員何塞-安赫爾-巴拉索納博士報告的利用13頭野豬做的首種口服疫苗具有92%有效性的新聞。換言之,92%有效性並非許啟太團隊的研究,也不是通過公司複養試驗得出的結果。
對於一款獸藥產品,有效性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而如此核心的資料居然是“照搬”新聞,這不免讓人對公司的整個“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真實性產生質疑。
更為關鍵的是,上證報記者查詢到了這份西班牙學者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這位元西班牙研究員的研究結論是以其研發的口服疫苗為基礎,與海印股份所描述的注射劑存在根本上的區別。並且,接受試驗的西班牙野豬(Wild Boar)與複養的生豬從品種、產地、試驗環境等元素均有區別,報告也明確指出上述實驗結果仍需要反復試驗和多次證實。
然而,當記者逐一比對報告原文發現,本次報告中的試驗物件甚至並不是海印股份在回復函中提到的13頭,而是12頭。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從18頭野豬中進一步篩選出12頭野豬注射了相關疫苗。試驗顯示,12頭野豬中的11頭在接觸非洲豬瘟病毒後存活,因此得到了92%有效率的成果。
那麼,海印股份是如何在問詢函中自圓其說的呢?回復函顯示,公司目前正在“相關有權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開展複養試驗,然而這個有權管理部門到底是誰,海印股份在公告中隻字未提,僅表示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事實上,海印股份還有大批應該披露的內容,包括複養養殖基地的選擇、複養試驗的具體流程、參與複養試驗的生豬品種和數量,以及複養基地目前的疫情防控狀態等。對於這些關鍵資訊,海印股份均以“今珠多糖注射液的複養試驗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正在繼續進行重複試驗”進行敷衍回復。
所謂複養試驗,是指在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後,在經消毒、無害化處理後的規定時間內,對健康生豬進行恢復養殖的行為。上證報記者從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的某上市公司人士獲悉,目前多數養殖場都會在複養之前,引入專門用於病毒探測的“哨兵豬”。若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哨兵豬臨床無異常且實驗室檢測為陰性的,證明養殖場可以補欄。
事實上,若養殖場通過哨兵豬檢測後,則證明該養殖場已經大概率排除病毒威脅,“今珠多糖注射液”的實際效果將無用武之地;倘若哨兵豬在觀察過程出現疫病,則證明該養殖場仍然存在病毒威脅,需要進一步消毒、甚至封鎖。該人士補充道,哨兵豬的挑選嚴格,必須身體健康,且完全沒有施打任何類型的疫苗。不難看出,海印注射液的效果與複養結果成功與否的關係並不大。
該人士明確告知記者,即使複養成功,也並不能表明是某種藥劑起到了絕對作用,兩個事件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無專利、無許可
盈利預測談何“審慎、合理”?
“今珠多糖注射液”這支神藥,在監管機構的層層追問下,不得已被逐漸褪去偽裝,還原本來面目。它的問題,遠不止一個“92%”的數字這麼簡單。
針對此前公告中“許啟太及其團隊成功研製了‘今珠多糖注射液’並擁有專利權(含專利申請權)”,以及“公司將提供1億元履約保證金為‘非洲豬瘟’防治疫苗的投產做準備”之說,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海印股份針對“今珠多糖注射液”的專利申請情況、研發情況、醫學定義等問題說明相關情況,並“分析今珠多糖注射液研發週期的合理性,是否具備產業化條件”。
從海印股份的回復函看,目前該藥品只是提出了專利申請,還要通過初審、實質審查甚至複審才能獲得專利。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通過時間一般為3年左右,能否取得審批及審批時長存在不確定性。目前,收到的《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只意味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的自動受理。
更甚的是,海印股份公告承認,“今珠多糖注射液”是於2019年6月19日提交並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核發的《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的。也就是說,在6月11日的合作公告中,相關藥品甚至還未提交專利申請。
沒有專利的“今珠多糖注射液”有無獸藥生產許可證書呢?該藥的產業化條件又當如何?
海印股份在回復函中解釋稱:“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生產需要委託具備GMP認證的獸藥生產企業製造,注射劑生產可選擇獸藥GMP生產廠家委託加工,現階段今珠公司正在與具備資質的企業進行洽談。”但同時,海印股份補充道,“獸藥註冊的申請和生產銷售許可尚未獲得,能否獲得和審批時長尚存在不確定性,能否產業化生產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就是這樣一個“無專利”、“無許可”、“無可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海印股份卻給出了“今珠公司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億元、50億元、10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億元、10億元、20億元”的盈利預測,並表示“公司已充分盡職調查並合理判斷,保持了必要的審慎性”。
海印股份自信何來?
公司給出的具體測算方法為:第一年便可覆蓋海南省,對應生豬數量為500萬頭至600萬頭,占海南省2018年存欄、出欄總數的一半以上;第二年便拿下國內、國外各2.5%的市場份額,第三年進一步將市場份額擴大至5%。
據瞭解,海印股份此前從未有過獸藥從業經驗,今珠公司也是獸藥行業剛剛成立的新兵。以如此規模與速度進行市場份額的擴大,是否切實可行?
為此,上證報記者採訪了有關獸藥企業高管,該人士表示,對於沒有自銷能力的獸藥企業,存在尋找獸藥代理公司代為銷售的可能性。但目前國內的獸藥銷售代理公司規模都較小,省級規模的代理公司都屈指可數。因此,若代銷獸藥,也需要生產企業逐家洽談合作,時間週期較長。
此外,對於海印股份預測其銷售市場可佔據全球市場5%的份額(即國內5%,國外5%),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國產獸藥行業出口多為原料,而成品藥很少出口。如需出口,也需要履行等同於國內獸藥註冊審批手續的環節,且申請環節用時較長。更為複雜的是,各個國家及地區對相關獸藥都有其不同的規格標準要求。
儘管海印股份知道市場份額的擴張並非易事,也在公告中提到,未來“今珠多糖注射液”的投產規模與計畫將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尚存在不確定性。且“僅是初步估算,未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受市場需求、經營團隊經驗實力、投資資金和產能等因素影響較大,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但是,海印股份卻依然給出了,“公司已充分盡職調查並合理判斷,保持了必要的審慎性”的結論。
目無法紀、大費周章
海印自我打臉為了什麼?
過去十多天,海印股份幾乎成為A股“一塊笑料”:先是高調宣稱,“不低於92%”有效預防率的“今珠多糖注射液”已研製成功,正為防治疫苗的投產做準備;隨後公開致歉,“今珠多糖注射液”為獸用製劑,“疫苗”一處為錯誤表述;到了6月22日淩晨,公司在回復交易所關注函時“心裡露怯”,此前煞有介事的功效甚至都是抄國外新聞而來,還抄錯了。
一家在1998年就登陸深交所,2003年現任大股東入主的老牌上市公司,為何置市場規則、公司信譽于不顧,執意發佈沒有審慎論證的“誤導性公告”?強行貼熱點的背後,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海印股份密謀著哪些資本棋局?從未有過獸藥從業經驗,卻擅長商業物業運營的“矛盾”外表下,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6月22日披露的回復函中,海印股份幾乎將此前能夠證明“今珠多糖注射液”功效神奇的表述盡數推翻。海印股份在披露“今珠多糖注射液”整個事件中,從功效、專利,到投產,都是“先吹牛再打臉”,視資訊披露這一資本市場的生命線於不顧,自己也成了言而無信的“跳樑小丑”。
可海印股份為何要這麼做呢?答案或許就藏在蛛絲馬跡之中。
首先,強貼熱點,虛張聲勢,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在“今珠多糖注射液”這一“利好”消息披露前,海印股份的股價已連續兩日大漲。此後極具誤導性的公告,帶動公司股價在6月12日、13日繼續大漲。可令人驚訝的是,待到6月13日放出巨量後,14日公司股價卻直接一字跌停,此後公司的澄清公告姍姍來遲。
不難看出,海印股份在“今珠多糖注射液”事件中的股價表現總是早於官方消息公佈,異動情況明顯。可公司卻對此熟視無睹。
其次,這次“自毀信譽”的炒作,已經令海印股份股價創出約一年半來的高點,這很難讓人不將其與海印股份其他資本動作聯繫起來,例如,海印股份可轉債回售期臨近,公司控股股東海印集團質押率高企等。
再次,如果最終“今珠多糖注射液”未達預期,那麼海印股份能留下什麼?在回復函中,公司表示,將以本次合作為契機,在海南省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下,申請規劃建設“海南南藥深加工產業園”(暫定名),實現從商業平臺運營至深加工產業平臺運營的延伸。簡單來說,通過這次合作申請建個產業園,公司本來就擅長此道,“今珠多糖注射液”即便失敗了,產業園還是可以留下的。
上市公司揣著明白裝糊塗,自己如意算盤打得響,卻目無法紀,這不僅損害投資者利益,更影響整個資本市場肌體健康。正如一名投資者所言,“為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我相信會有公正的裁決。”
對此,嚴義明律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海印股份此前公告具有誤導性,系虛假陳述。受到損失的投資者,都要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什麼目前證券市場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因為他獲得的收益和承擔的責任之間不匹配,罰不當過。起訴的人越多,造假者承擔的責任越多。大家要拿起武器讓他承擔責任,要讓合法利益得到保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