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重整申請
ST銀億公告顯示,《通知書》指出,2019年以來,銀億集團、銀億控股持續面臨流動性危機,雖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為妥善解決銀億集團、銀億控股的債務問題,保護廣大債權人利益,兩家公司從自身資產情況、負債情況、經營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認為均屬於可適應市場需要、具有重整價值的企業,故銀億集團、銀億控股於2019年6月14日向寧波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請。
截至公告日,銀億控股、銀億集團尚未收到寧波中院正式的受理裁定書,提出的重整申請是否被寧波中院受理,是否進入重整程式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銀億集團是銀億控股的母公司。銀億控股為ST銀億和*ST河化的控股股東。*ST河化公告顯示,截至本公告日,銀億控股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87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9.59%。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計已經全部質押,同時已全部被司法凍結。
銀億控股為康強電子第一大股東寧波普利賽思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普利賽思”)間接控股100%的股東。截至2019年6月11日,普利賽思及其一致行人共計持有康強電子股份7773.9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0.71%。其中,普利賽思持有7400.9萬股,占總股本的19.72%。
三家公司均表示,若銀億集團和銀億控股進入重整程式,可能會對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
轉型導致風險
市場對銀億控股和銀億集團申請重整反應較為正面。ST銀億17日午間公告發出後,公司股價直接拉至漲停。*ST河化股價也有積極表現。
“銀億系”及其上市公司目前面臨複雜的局面,與近年來其一系列激進的資本運作關係很大。資料顯示,銀億集團成立於1994年,集團主營房地產開發及經營業務。經過多年發展,集團旗下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寧波龍頭房企,並入選全國百強房企。2011年,銀億房地產借殼ST蘭光上市,並更名為銀億股份。
2016年起,銀億股份開始了一系列轉型嘗試。從當年開始,公司先後以28.45億元、79.81億元對價收購寧波昊聖、東方億聖兩家公司股權,從房地產跨界汽車零部件領域。
由於近年來汽車行業效益下滑,特別是2018年汽車行業產銷出現自1990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導致ST銀億當年計提了數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仍有商譽60.5億元,占總資產的16.44%。
截至4月30日,ST銀億自查發現,控股股東銀億控股及其關聯方佔用非經營性資金約22.48億元。這顯示出控股股東資金鏈的壓力。
據瞭解,企業重整是指在法院主持下由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制定重整計畫,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債務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償債務。同時,債務人可以繼續經營其業務。市場人士表示,重整並不意味破產清算。銀億集團和銀億控股遞交重整申請,或為解決旗下上市公司債務和大股東佔用資金問題帶來可能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