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一家在華美資企業的困惑

上海
2019-06-13 16:17

已收藏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吳宇)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與高性能材料製造商卡博特自1988年攜手中國夥伴成立上海首家外資化工企業以來,已在中國擁有7家獨資或合資工廠,並在上海設立了亞太區總部和亞太技術中心,在華總投資超過7億美元。

依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兩年前,卡博特中國市場營業收入超過了有130餘年開發歷史的美國本土市場。但是,近一年來,這家在華美資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每年我們都會有近20人次的技術人員前往美國波士頓總部參加技術交流和培訓,去年以來,這樣的簽證申請屢屢被拒簽。"卡博特資深副總裁、亞太地區總裁朱戟近日告訴新華社記者。

"拒簽的原因不得而知。通常情況是,美國駐滬總領事館要求我們提供比以往更多的材料,而等我們耗費精力準備好,美國總部的相關交流培訓活動也結束了。可以說,技術人員赴美遭拒簽,已對企業業務造成不良影響。"朱戟說。

在他看來,卡博特的中國技術人員不能赴美國總部開展正常交流,只是眾多在華美資企業近期境遇的一個縮影。這樣的限制措施雖然對中美雙方都沒有好處,但美國政府不會感受到美資企業的痛楚。

卡博特以自身在華31年的投資經歷總結美國企業與中國市場的關係:美國企業將相關技術帶到中國,並不是受中國政府強迫,而是為了開拓中國市場。

朱戟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中國的相關獨資和合資企業,如果相關技術來自美國,卡博特中國工廠都會向美國總部提交技術轉讓費或使用費,"多少年來沒有欠過一分錢"。

他強調,美國企業在華投資,是正常的商務合作,大家各司其職,是全球分工、互惠雙贏的表現。過去20年,卡博特將全球投資全額投入中國,獲得了豐厚回報。雖然當前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遇到一些困惑,但卡博特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今天,我們仍在醞釀新的在華投資機會。我們看重的是未來三五十年的生意,而不是短期三五年的得失。相信持這一觀點的外資企業不在少數。"朱戟說。

據介紹,由於近年來中國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卡博特相關產品生產和銷售基本面向中國市場,總體不受美國提高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影響。但由於其下游的相關輪胎、橡膠企業對美出口巨大,因此整個產業鏈面對美國提高關稅的"大棒",前景難以樂觀。

"我們希望美國政府能平靜下來,與中國政府協商解決貿易分歧,多做真正有益於老百姓的事。因為貿易摩擦對中美雙方都不是好事,到頭來只會打擊企業、搞亂市場、引發失業,讓老百姓埋單。"朱戟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