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實控人被逮捕 寶塔實業身陷危機漩渦

中国财富网
2018-12-24 10:03

已收藏

據銀川市公安局最新通報,銀川人民檢察院已對寶塔石化集團董事長孫珩超及7名高層正式批捕。在此次通報中,孫珩超涉嫌票據詐騙罪,其餘7名公司高層涉嫌違規出具金融票據罪。在7名涉案高管中,有2名與上市公司“關係匪淺”,霍言曾為寶塔實業原副董事長,另一名高管王高明則是寶塔實業現任監事。而這些源于寶塔石化集團下屬寶塔財務公司此前爆發的175億元承兌票據兌付危機。

如同多米諾骨牌的坍塌,隨後更多負面資訊浮出水面,控股股東持有的寶塔實業全部股權被多次輪候凍結、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被列為“老賴”、摘帽不足一年的上市公司再度虧損,加之高管頻繁離職讓寶塔實業深陷輿論漩渦。

控股股東負債高企 兌付進展緩慢

回溯此次事件,寶塔石化集團作為國內唯一的民營“兩桶油”,龐大體量決定其發展需要依靠大規模融資。2012年起寶塔石化集團在新疆、珠海等地投資建設專案,使得集團負債率陡增。

或是意識到掌握資金的重要性,孫珩超于2016年創立財務公司,孫珩超曾公開表示,財務公司的創辦使得公司資金“卡脖子”的事情能夠有效解決。作為寧夏唯一拿到金融牌照的財務公司,成立之初被集團寄予厚望,孫珩超之子孫培華擔任財務公司董事長。憑藉高利率吸引力,寶塔財務公司短期內積聚了大量資金。好景不長,財務公司被爆兌付危機,大批量到期票據無法按時兌付。

寶塔石化集團2018年三季度財報資料顯示,截至9月30日,集團資產總計668億元,總負債340.5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259.35億元。在寶塔集團近260億元的流動負債中,應付票據一項為164.1億元,占到了絕對比重,短期借款43.85億。根據財報,2018年前三季度,寶塔集團淨利潤為48.39億元,這一盈利水準明顯無法覆蓋巨大的債務窟窿。

截至目前,官方尚未給出此次寶塔集團尚未對付票據具體數額。據媒體報導,截至11月底,寶塔財務公司尚未兌付的銀行電子承兌匯票超過175億元,到期應該兌付的票據超過50億元。票據持有人反映稱,目前對付進展緩慢,許多來自外地的小數額票據持有人不得不將所持票據折價轉賣給仲介。

同時,控股股東的債務壓頂使得多家銀行、信託將其告上法庭。近年來,寶塔石化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因發生金融借款、公證債權等債務糾紛,被交通銀行、渤海信託、西藏信託、重慶銀行、農銀金融租賃、雲南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起訴,部分案件已經進入執行階段。

餘震波及上市公司 開啟減持模式

源于寶塔石化集團與華鑫國際信託存在糾紛,寶塔實業12月13日公告,控股股東寶塔集團持有的部分股份可能會遭到被動減持。該集團目前持有公司股份4.05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53.05%。寶塔實業此前多次發佈公告表示,控股股東寶塔集團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已被輪候凍結,且該集團因巨額票據兌付逾期仍困於債務漩渦之中。

公司高管也開啟減持模式。11月1日,寶塔實業董事王靜波曾將股權激勵獲得股票做了減持處置;11月4日,公司8位高管擬合計減持146萬股公司股票。而在11月16日公司發佈孫珩超涉案消息後,公司高管杜建文已經率先開始減持行動。

儘管公司表示,此次減持為高管個人資金需要,但投資人士認為,如此集中的高管減持或是對公司發展抱有擔憂。自控股股東債務危機爆發,上市公司也處於“唇亡齒寒”境地。目前來看,因控股股東信用影響,上市公司未來再融資將面臨巨大壓力。

此外,2018年公司完成摘帽後,寶塔實業人事動盪加劇,高管開啟“離職潮”,相繼6位高管辭職。2018年7月,鄭小將取代趙立寶成為公司新任董事長。鄭小將進駐高管陣營後一月,公司董秘和財務總監進行了調整。巧合的是,新上任的三位高管均有東旭集團任職背景。三位“東旭系”高管“結伴空降”董事會,且把持公司核心高管席位。寶塔實業表示,意為提升公司盈利水準。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