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華電重工2016年預盈轉巨虧 投資者感歎遭遇“黑天鵝”

中国证券网
2017-02-24 09:59

已收藏

2014年12月11日,主營工程系統設計製造的華電重工(601226,收盤價8.09元)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上市公司的一員。上市當年,公司業績同比僅增長1.83%。考慮到上市費用等因素,公司這份平平的業績並沒有引起市場關注。上市次年,華電重工業績同比大幅下降,但仍盈利過2億。都了2016年,局面劇變。早前,公司於2017年1月份宣佈2016年業績預計同比大幅下降,但仍然盈利。然而,2月23日晚間華電重工宣佈,更正2016年業績預告,預虧近億元。

業績大變臉

據華電重工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再次測算,預計2016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000萬元左右。

業績虧損不少見,但華電重工這份業績預告更正公告卻讓許多投資者措手不及。此前,華電重工曾於2017年1月24日披露了《2016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6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94.20%~97.50%。2015年,華電重工淨利潤為2.61億元。以此推算,公司2016年淨利潤應該大致在700萬~1500萬元之間。結合華電重工前三季度盈利1620.98萬元的情況可以發現,公司去年四季度出現了小幅虧損。

有投資者表示,本來想的是利空出盡了,哪想到如今又出現這個“黑天鵝”。

對於業績預測資料由盈轉虧,華電重工在公告中解釋稱,受行業去產能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與毛利率均出現下降,個別項目出現停緩建,存在減值風險。公司對停緩建專案結果、資產減值、預計負債的會計估計不足。公司認為停緩建專案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相應資產能夠獲取業主補償;對資產減值和預計負債因實際未產生損失,未確認充足的減值準備和預計負債。經過與會計師事務所溝通,按照謹慎性原則,公司對上述事項重新進行確認和計量。同時,公司重新對相關資產可能存在的減值風險進行預計,並補提資產減值或確認成本,並對某專案確認了預計負債。

發起人股東去年末清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電重工這則業績變臉的公告,讓不少投資者擔憂公司未來一段時間的股價表現。不過,作為公司發起人股東之一的綿陽科技城則可以坐看雲淡風輕。因為去年末,綿陽科技城已將手中持股清倉完畢。

資料顯示,上市之初,綿陽科技城持有華電重工5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8.06%。在《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中,綿陽科技城作出股份鎖定相關承諾:所持股份鎖定期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即2014年12月11日)起12個月;在鎖定期滿後12個月內,其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持股總數的50%。

此後,華電重工於2015年6月實施了10轉5股派1.5元(含稅) 的分紅,綿陽科技城持股數量增至7500萬股。2015年12月11日,綿陽科技城持有的3750萬股股份解禁。2016年6月~8月,綿陽科技城將率先解禁的這部分股權減持。2016年12月12月,其剩餘3750萬股持股上市流通。綿陽科技城緊隨其後於2016年12月19日宣佈可能將這部分股權全部減持。12月27日,其通過大宗交易以8.13元/股將3750萬股全部賣出。

回頭來看,綿陽科技城清倉的決策無疑十分明智。在其減持後,華電重工股價一路下行,一度跌破7.5元。雖然近段時間有所回暖,但截至2月23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於8.09元,仍低於綿陽科技城減倉的價格。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