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天藥集團改革路徑浮現 三大上市平臺地位凸顯

中国证券网
2017-02-15 09:38

已收藏


在天津市國資委日前發佈的加速推進國企改革工作報告中,天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天藥集團”)推進國企改革的時間表及路線圖清晰浮現。其中,加大混改力度、借上市平臺實現資產證券化以及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成為三大亮點。有醫藥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從改革路線來看,天藥集團延續了當前國企改革的整體思路,是繼國藥集團、雲南白藥之後,又一個啟動醫藥行業國企改革的典型案例。進入2017年,醫藥類國企改革將漸入高潮。

據天津市國資委披露,天藥集團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的深化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在2016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05.2億元、利潤總額18.05億元的基礎上,立足做強三大主業和五大板塊的發展定位,堅持“一企一策”,確立了到2020年完成推進“三個一批”共71家企業的改革奮鬥目標,即:出清出讓低效、僵屍企業46家,混改有發展潛質的企業21家,股改優質資產的上市企業4家,確保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任務。

針對具體的改革路徑,天藥集團提出三大路線圖:一是加大混改推動力度,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增值。集團將著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在推進運作上,要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完善混改企業公司章程,規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全方位管控,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同時,積極探索員工持股,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有效監督企業規範運行。

二是發揮上市公司作用,實現資產資本證券化。天藥集團提出,要圍繞做強做優集團三大主業板塊,進一步發揮中新藥業、力生製藥、天藥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融資平臺作用,堅持技術論證先行,聚焦放大核心技術優勢,加快金耀藥業、中藥飲片廠等整合重組步伐,培育更多的上市資源優質梯隊。推進集團優質資源聚集,努力形成技術、管理、資本融合,大力提升集團資產證券化率。

三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經營者創新熱情。集團將著眼激發企業活力,全面取消二、三級企業行政級別,進一步加大職業經理人市場化選聘力度,重點吸引製藥、金融、商業物流、經營管理等高文化、能力強的專業人才。健全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既要看“顯績”,更要看“隱績”,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激勵經營者打基礎、增後勁、幹事業。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三大改革路徑符合當前國企改革的核心思路,將為天藥集團未來啟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注入強心劑。值得關注的是,以中新藥業、力生製藥、天藥股份為主的三大上市平臺,將成為天津醫藥國企改革的生力軍。

事實上,圍繞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混改動作已在加速進行。中新藥業系天藥集團旗下主要中藥平臺,擁有速效救心丸、舒腦欣滴丸、紫龍金片等多個知名中藥產品,其中速效救心丸亦是國家機密品種。2016年底,天藥集團完成資產整合承諾,將旗下中藥飲片公司注入中新藥業,消除了雙方潛在的同業競爭。

天藥股份及力生製藥則分別是天藥集團旗下原料藥平臺和化藥平臺。據瞭解,為推進天藥集團改革,2014年,渤海國資將金耀集團股份無償劃撥給天藥集團;2016年,天藥股份向天藥集團、廣州德福、GL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金耀藥業62%股權,以進一步完成集團內部資產整合,最終將天藥股份戰略方向由“原料藥為主”轉變為“原料藥與製劑並重”。目前該重組事宜正在回饋意見階段。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雖然有些醫藥國企經營效率不如民企,但醫藥類國企上市公司普遍具有很好的“資源+品牌”優勢,若能通過國企改革釋放制度紅利,則改善空間巨大。目前A股有近50家國企醫藥類上市公司,包括國藥系(國藥股份、國藥一致、現代製藥、天壇生物)、華潤系(東阿阿膠、華潤三九、華潤雙鶴)、同仁堂、中新藥業、白雲山、上海醫藥等。值得關注的是,未來醫藥國企改革或將主要圍繞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會資本,完善激勵機制以及集團性資產注入與整合進行。隨著上述醫藥國企的潛力被逐步激發,改革成果顯現,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整體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