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信威集團深陷質疑 數家機構密集拜訪

中国证券网
2016-12-28 09:55

已收藏

        一位有十多年貿易融資經驗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信威所謂的“買方信貸”模式與標準的買方信貸模式存在巨大差別,“正常買方信貸業務的增信措施是購買信用保險,而在信威模式下卻是賣方進行現金存單抵押。”
 

  因一則媒體報導,信威集團(600485.SH)正處於風暴眼之中。
 

  日前,有媒體質疑信威集團以“買方信貸”模式隱匿巨額債務,並虛構營收做大利潤,該報導發出當日午後,信威集團股價隨即直線跳水,封至跌停板。隨後信威集團宣佈停牌核查,並否認該報導中的數項質疑。
 

  據一位信威集團知情人士透露,在信威停牌之後,旋即有數家機構來到信威集團,其中包括國泰君安(601211.SH)、安信證券、廣發銀行等。其中一位機構人士明確透露,其到信威是為了瞭解此前報導所提及的事項。
 

  據記者瞭解,包括廣發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近日都來過信威集團,而這幾家銀行都曾在所謂“買方信貸”模式下,向信威集團的子公司或其海外客戶貸款出具過保函。
 

  事實上,信威集團的“買方信貸”模式正飽受質疑。財報顯示,其90%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公網業務,而海外公網業務全部採用買方信貸模式。一位有十多年貿易融資經驗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信威所謂的“買方信貸”模式與標準的買方信貸模式存在巨大差別,“正常買方信貸業務的增信措施是購買信用保險,而在信威模式下卻是賣方進行現金存單抵押。”
 

  不過,深陷風暴眼之中的信威集團似乎運轉如常。據記者瞭解,信威集團近期密集安排了面試,招募新員工。一位元信威集團的員工對記者表示,“感覺公司內部根本不在意這個報導。”
 

  機構密集拜訪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曝出媒體質疑事項之後,國泰君安、安信證券、中英人壽、大公國際、建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等機構人士都曾分別到過信威集團。
 

  其中一位元機構人士向記者確認,其拜訪目的正是想瞭解此前報導中所提及的事項。“信威集團全部否認了,但是正式的聲明需要協力廠商獨立財務顧問做出核查,需要到海外去所以耗時會比較久。”
 

  公開信息顯示,前述部分機構與信威集團存在業務關係。
 

  其中,國泰君安為信威集團2016年發行公司債的主承銷商。據瞭解,由國泰君安承銷,信威集團控股子公司北京信威今年分三批,共發行了總規模20億元的公司債,發行利率為6.6%到6.8%不等,債券到期日均為2021年。
 

  大公國際則是信威集團發行的所有債券的信用評級機構。“目前我們也在核查相關資訊。”12月27日,大公國際一位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安信證券為信威集團2014年借殼上市的獨立財務顧問。
 

  幾家銀行機構中,建行、廣發、廈門國際銀行均在買方信貸業務中為信威集團的客戶融資開具過保函或者備用信用證。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信威及其控股子公司曾向建行北京分行申請開立備用信用證,為俄羅斯專案客戶北極星精靈電信有限公司(下稱“北極星電信”)的9億元貸款提供擔保。
 

  在尼加拉瓜專案中,北京信威向廣發銀行石景山支行申請開立保函/備用信用證,向尼加拉瓜客戶的15億美元貸款(用於購買信威設備)提供擔保。
 

  今年7月份,北京信威向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申請開立融資性保函為香港信威進行擔保,授信額度為1.32億元人民幣。
 

  信威集團財報顯示,截至到今年三季度末,信威集團及其子公司對外擔保餘額合計達到101.67億元,同期上市公司淨資產為117億元,對外擔保總額達到淨資產的87%。
 

  業務、技術遭質疑
 

  媒體質疑報導流傳之後,有關信威集團“買方信貸”模式以及信威McWill技術的質疑就未曾停止。
 

  信威集團所提及的“買方信貸”模式指在目標市場電信運營商資金不甚充裕的情況下,由信威為該電信運營商或其投資方提供融資擔保,幫助運營商融得資金以支付採購設備款。
 

  在信威的買方信貸模式中,信威提供融資擔保的方式均為以定期存單或人民幣保函保證金提供質押擔保。
 

  而這造成了信威集團大量的資金佔用以及經營性現金流驟降。
 

  大公國際的一份評級報告中指出,截至到2016年3月末,信威集團受限資金共68.14億元,占貨幣資金比重為94.98%,占比較大,其中主要是對外提供的質押擔保,資金流動性較差。
 

  而因對外提供質押擔保造成資金受限,其2016年三季末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更降至-28.8億元。
 

  前述外貿融資人士認為,在電信、機電等行業,買方信貸是中國製造企業在出口設備過程中較常採用的模式。但其指出,信威模式並非標準的出口買方信貸模式。
 

  “一般是出口方為進口方購買信用保險,如果設備進口方違約無法還錢,信用保險公司會向銀行賠償實際發生的損失。而並非信威模式中,信威及其子公司質押定期存單及保函保證金的方式。”
 

  該人士同時指出,買方信貸模式中,設備進口方未來還款的來源極其重要,融資必須建立在設備進口方未來盈利能力強、現金流充沛穩定的基礎上。
 

  信威集團數次表示,其海外公網專案建設週期長,前期資金投入巨大,但一旦進入盈利期,則能夠順利還款。
 

  在其描述中,柬埔寨信威是目前唯一一個已經盈利的海外項目,其他如俄羅斯、烏克蘭等地的專案還處於建設期之中。
 

  但事實上,柬埔寨信威的盈利能力卻並未如信威所言,截至2016年9月末,柬埔寨信威的淨利潤虧損4939萬美元。
 

  一位電信業資深人士表示,其對未來柬埔寨信威的業績也十分不看好。
 

  “通信行業是有很長產業鏈的,現在主流4G技術已經發展很成熟,下游的手機設備生產商根本不會生產匹配信威McWill、McLTE技術的終端設備,運營商也不會有相應系統支撐,所以信威的產品根本無法大規模民用。”
 

  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元研究5G通信系統的博士告訴記者,“4G標準一般來說指的就是LTE(長期演進),用的都是OFDMA(正交頻分多址)接入模式。但是對於McWill標準,他表示“沒有聽說過”。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