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仍然面臨較大壓力,而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也顯示出這一點,截至8月29日,A股已經有2430家公司披露半年報,其淨利潤同比出現下降。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經濟活動的變化,去產能和價格上升帶動下,過剩產能行業表現有所回暖;在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推動下,建築行業和房地產業也出現了回暖;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服務型消費也穩步增長。與此同時,去杠杆在上市公司並沒有明顯的效應,降成本則有所體現,上市公司稅負在某些行業出現下降,則主要是由於營改增和利潤增速放緩所致。
“這些行業(指服務業行業)與自身歷史比,不僅存在自身淨利潤上升的情況,縱向與其它行業比,一些傳統行業的利潤占比也在下滑。實際上,未來消費、服務業的淨利潤占比肯定會更大,因為原來的那種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隨著2016年度半年報披露截止日的臨近,A股兩市逾2900家上市公司的上半年財務資料也逐漸浮出水面。
資料顯示,截至8月29日午間,兩市已有243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本年度半年報,其中營業收入總額達到10.2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不過淨利潤(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2.87%至9905.23億元。
與此同時,根據申銀萬國行業的劃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以農林牧漁為主的第一產業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暴增;以鋼鐵、煤炭等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則盈虧不一,喜憂參半;而隨著文化、傳媒等行業的逐漸發力,有關板塊的業績同樣一片飄紅。
業內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營收與淨利的整體資料,基本反映了期內宏觀經濟下滑的現實,而不同行業之間的財務指標,又進一步暗含當下去產能等經濟結構改革與轉型的邏輯。
農林牧漁業績飄紅
人們常用“風口上的豬”來形容資本市場中即將到來的熱點題材,暗示其未來可能取得的高收益。實際上,自2015年始,一頭實實在在的“豬”卻引領著農林牧漁等行業的業績飄紅。
資料顯示,以申萬宏源行業分類,兩市目前共有農林牧漁行業的上市公司85家,截至最新則已有75家發佈了半年報。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計算發現,上述75家上市公司共錄得營業收入1258.81億元,較去年同期1129.97億元增長11.4%;淨利潤140.5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68億元增長超300%。
牧原股份(002714.SZ)和溫氏股份(300498.SZ)成為其中兩傢俱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錄得營業收入22.84億元,同比暴增一倍以上;淨利潤上,其更以21.89倍的同比增長率,較上一年度的4683.25萬元增至10.72億元。溫氏股份則營收達到283.59億元,同比上漲39.95%;實現淨利潤72.27億元,同比增長3.3倍。
對於業績暴漲的原因,牧原股份解釋,這與2016年上半年生豬銷售規模和價格同比明顯上漲有關。根據牧原股份銷售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生豬累計銷售115.23萬頭,同比增長35.29%,且每頭豬盈利930元。
溫氏股份同樣表示,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的變化影響,公司商品肉豬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江蘇某券商一位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半年農林牧漁的整體漲勢表現不錯,主要在於畜禽產業鏈以及節水農業的漲幅超前。
“豬的週期還沒有過,高豬價應該會維持到明年。”上述分析師說,“而這次出現‘豬週期’,主要原因在於之前散養戶退出嚴重,以及監管部門對環保門檻的提高。另外,節水農業方面,滴灌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在大力推廣下也使得相關行業呈現增長。”
傳統行業喜憂參半
與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相比,以採掘業、鋼鐵業及化工業等行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卻呈現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冷暖不一趨勢。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兩市57家採掘業上市公司中,已發佈今年中報的44家上市公司,共錄得營業收入9525.3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12萬億元,相比減少14.95%。淨利潤上,4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實現315.27億元,去年同期為432.91億元。
化工業中,剔除“兩桶油”後,目前已有225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半年報。這些公司中,營業收入共計錄得4776.65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期的4502.23億元略有上升;合計淨利潤同樣達到246.97億元,較去年同期191.88億元有所回暖。
與上述兩個行業相比,鋼鐵業的營收與淨利“逆襲”,顯得格外亮眼。目前兩市35家鋼企中,已有22家發佈半年報。根據半年報財務資料顯示,這22家鋼企報告期內共實現營收2002.74億元,雖較2015年同期有所減少,但其淨利潤卻“高達”29.88億元,因為在去年同期,這些公司還深陷虧損深淵,共計虧損23.31億元。
與鋼鐵業類似的有色金屬業,在上半年也實現了盈利的大增。目前,兩市共計84家(共108家)有色金屬業公司發佈了半年報,雖然在營收上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甚至稍有下滑,但淨利潤同樣遠超上一年同期的55.59億元,達到77.42億元。
此前,煤炭研究網總經理馬俊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煤炭、鋼鐵等行業均處於去產能這一宏觀背景下,但各自所享受到的紅利並不相同。
“相比於鋼鐵業,上半年煤炭業減產不僅嚴重,煤價也直到近三個月才略有上漲。但在量價一體的基礎上,煤企業績難看在預料之中。”馬俊華說。
一位有色金屬業分析師則表示,上半年有色金屬的上漲,得益于上半年大宗商品交易的火爆,以及行業的回暖,“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前期的減產、停產、收儲使得金屬產量較去年有明顯的減少,有色產品由此漲多跌少”。
基建房產有所回暖
作為國民經濟結構中的另一支柱產業,儘管自去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在今年上半年,以基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兩個行業仍有所回暖。
資料顯示,目前基建行業共分為建築材料與建築裝飾兩大板塊。其中,前者共計72家上市公司,目前已有63家發佈了半年報;後者則有87家上市企業,至今有71家發佈了今年中報。
63家建築材料企業中,今年前6個月共實現營業收入1054.1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1025.74億元上漲2.77%;共錄得淨利潤總額為61.37億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69.88億元則略有下滑。攤薄後的淨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率上,63家建材公司的平均值則達到了9.3%。
71家建築裝飾公司中,前6個月的總營業收入則有7379.18億元,2015年上半年則僅有6943.61億元;淨利潤總額上,今年上半年同樣達到317.84億元,是去年同期290.43億元的1.09倍。
廣發證券一位基建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經濟向下的背景下,基建投資成為宏觀經濟短期穩增長的重要手段。
上述分析師表示:“與此同時,隨著PPP訂單的加速落地,基建、環保兩個行業將成為這一模式的主力,並直接促進行業逾萬億規模的產生。”
實際上,基建行業的企穩乃至回暖,亦可從房地產行業的有關財務資料體現。
目前,兩市共有93家房地產企業發佈了半年報,占整個行業的67.88%。這些公司中,上半年共實現營收4687.57億元,相比2015年同期的3436.48億元大增36.41%,淨利潤總額同樣增長26.58%,為411.31億元。
國家統計局對上半年國內房市的統計資料,亦可佐證上市房企業績大漲。今年上半年,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商品房銷售面積6.4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9%,商品房銷售額4.87萬億元,大增42.1%。
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上半年樓市飄紅,下半年市場的反映會更敏感和擔心,而這也預示著下半年的市場將不如上半年,房企所面臨的壓力也更大。
文娛傳媒初長成
與其它所有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主打輕資產的文娛傳媒業在歷經多年發展後,如今無論是資產總額抑或盈利水準,都已初具規模。
根據最新半年報資料顯示,兩市103家文娛傳媒業上市公司中,迄今已有76家公佈了各自中報。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76家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收得1163.5億元,淨利潤總額則為116.71億元。2015年同期,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總額則分別為804.75億元和95.29億元。
一位元影視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的增長速度不及預期,但增長速度相較其它行業仍有一定優勢。他解釋,也正因此,影視類上市公司的業績仍將以高速發展。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目前市值前十的影視公司發現,整體營收及淨利仍有大幅上漲。其中,光線傳媒(300251.SZ)依靠年初的《美人魚》,不僅在淨利潤上占得頭把交椅,營收上也取得較大增幅,達到74.27%。
除此之外,遊戲類上市公司同樣業績喜人。以遊族網路(002174.SZ)、掌趣科技(300315.SZ)等為代表的網游概念股,自去年開始,業績已經連續實現大漲。
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高利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已披露的中報來看,其中發映出的財務資料,比如以文化、傳媒等第三產業的業績發展,證明國有經濟結構的轉型正見初步成效。
高利解釋,以往銀行利潤占比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非常高,也因此被戲稱為“所有人給銀行打工”,但隨著去產能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針的提出,我國經濟結構已經出現變化,銀行利潤占比正在下降,一些大國企的經營也出現了變化。
“這些行業(指服務業行業)與自身歷史比,不僅存在自身淨利潤上升的情況,縱向與其它行業比,一些傳統行業的利潤占比也在下滑。實際上,未來消費、服務業的淨利潤占比肯定會更大,因為原來的那種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高利說。
“這些行業(指服務業行業)與自身歷史比,不僅存在自身淨利潤上升的情況,縱向與其它行業比,一些傳統行業的利潤占比也在下滑。實際上,未來消費、服務業的淨利潤占比肯定會更大,因為原來的那種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隨著2016年度半年報披露截止日的臨近,A股兩市逾2900家上市公司的上半年財務資料也逐漸浮出水面。
資料顯示,截至8月29日午間,兩市已有243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本年度半年報,其中營業收入總額達到10.2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不過淨利潤(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2.87%至9905.23億元。
與此同時,根據申銀萬國行業的劃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以農林牧漁為主的第一產業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暴增;以鋼鐵、煤炭等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則盈虧不一,喜憂參半;而隨著文化、傳媒等行業的逐漸發力,有關板塊的業績同樣一片飄紅。
業內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營收與淨利的整體資料,基本反映了期內宏觀經濟下滑的現實,而不同行業之間的財務指標,又進一步暗含當下去產能等經濟結構改革與轉型的邏輯。
農林牧漁業績飄紅
人們常用“風口上的豬”來形容資本市場中即將到來的熱點題材,暗示其未來可能取得的高收益。實際上,自2015年始,一頭實實在在的“豬”卻引領著農林牧漁等行業的業績飄紅。
資料顯示,以申萬宏源行業分類,兩市目前共有農林牧漁行業的上市公司85家,截至最新則已有75家發佈了半年報。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計算發現,上述75家上市公司共錄得營業收入1258.81億元,較去年同期1129.97億元增長11.4%;淨利潤140.5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68億元增長超300%。
牧原股份(002714.SZ)和溫氏股份(300498.SZ)成為其中兩傢俱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錄得營業收入22.84億元,同比暴增一倍以上;淨利潤上,其更以21.89倍的同比增長率,較上一年度的4683.25萬元增至10.72億元。溫氏股份則營收達到283.59億元,同比上漲39.95%;實現淨利潤72.27億元,同比增長3.3倍。
對於業績暴漲的原因,牧原股份解釋,這與2016年上半年生豬銷售規模和價格同比明顯上漲有關。根據牧原股份銷售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生豬累計銷售115.23萬頭,同比增長35.29%,且每頭豬盈利930元。
溫氏股份同樣表示,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的變化影響,公司商品肉豬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江蘇某券商一位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半年農林牧漁的整體漲勢表現不錯,主要在於畜禽產業鏈以及節水農業的漲幅超前。
“豬的週期還沒有過,高豬價應該會維持到明年。”上述分析師說,“而這次出現‘豬週期’,主要原因在於之前散養戶退出嚴重,以及監管部門對環保門檻的提高。另外,節水農業方面,滴灌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在大力推廣下也使得相關行業呈現增長。”
傳統行業喜憂參半
與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相比,以採掘業、鋼鐵業及化工業等行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卻呈現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冷暖不一趨勢。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兩市57家採掘業上市公司中,已發佈今年中報的44家上市公司,共錄得營業收入9525.3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12萬億元,相比減少14.95%。淨利潤上,4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實現315.27億元,去年同期為432.91億元。
化工業中,剔除“兩桶油”後,目前已有225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半年報。這些公司中,營業收入共計錄得4776.65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期的4502.23億元略有上升;合計淨利潤同樣達到246.97億元,較去年同期191.88億元有所回暖。
與上述兩個行業相比,鋼鐵業的營收與淨利“逆襲”,顯得格外亮眼。目前兩市35家鋼企中,已有22家發佈半年報。根據半年報財務資料顯示,這22家鋼企報告期內共實現營收2002.74億元,雖較2015年同期有所減少,但其淨利潤卻“高達”29.88億元,因為在去年同期,這些公司還深陷虧損深淵,共計虧損23.31億元。
與鋼鐵業類似的有色金屬業,在上半年也實現了盈利的大增。目前,兩市共計84家(共108家)有色金屬業公司發佈了半年報,雖然在營收上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甚至稍有下滑,但淨利潤同樣遠超上一年同期的55.59億元,達到77.42億元。
此前,煤炭研究網總經理馬俊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煤炭、鋼鐵等行業均處於去產能這一宏觀背景下,但各自所享受到的紅利並不相同。
“相比於鋼鐵業,上半年煤炭業減產不僅嚴重,煤價也直到近三個月才略有上漲。但在量價一體的基礎上,煤企業績難看在預料之中。”馬俊華說。
一位有色金屬業分析師則表示,上半年有色金屬的上漲,得益于上半年大宗商品交易的火爆,以及行業的回暖,“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前期的減產、停產、收儲使得金屬產量較去年有明顯的減少,有色產品由此漲多跌少”。
基建房產有所回暖
作為國民經濟結構中的另一支柱產業,儘管自去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在今年上半年,以基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兩個行業仍有所回暖。
資料顯示,目前基建行業共分為建築材料與建築裝飾兩大板塊。其中,前者共計72家上市公司,目前已有63家發佈了半年報;後者則有87家上市企業,至今有71家發佈了今年中報。
63家建築材料企業中,今年前6個月共實現營業收入1054.1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1025.74億元上漲2.77%;共錄得淨利潤總額為61.37億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69.88億元則略有下滑。攤薄後的淨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率上,63家建材公司的平均值則達到了9.3%。
71家建築裝飾公司中,前6個月的總營業收入則有7379.18億元,2015年上半年則僅有6943.61億元;淨利潤總額上,今年上半年同樣達到317.84億元,是去年同期290.43億元的1.09倍。
廣發證券一位基建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經濟向下的背景下,基建投資成為宏觀經濟短期穩增長的重要手段。
上述分析師表示:“與此同時,隨著PPP訂單的加速落地,基建、環保兩個行業將成為這一模式的主力,並直接促進行業逾萬億規模的產生。”
實際上,基建行業的企穩乃至回暖,亦可從房地產行業的有關財務資料體現。
目前,兩市共有93家房地產企業發佈了半年報,占整個行業的67.88%。這些公司中,上半年共實現營收4687.57億元,相比2015年同期的3436.48億元大增36.41%,淨利潤總額同樣增長26.58%,為411.31億元。
國家統計局對上半年國內房市的統計資料,亦可佐證上市房企業績大漲。今年上半年,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商品房銷售面積6.4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9%,商品房銷售額4.87萬億元,大增42.1%。
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上半年樓市飄紅,下半年市場的反映會更敏感和擔心,而這也預示著下半年的市場將不如上半年,房企所面臨的壓力也更大。
文娛傳媒初長成
與其它所有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主打輕資產的文娛傳媒業在歷經多年發展後,如今無論是資產總額抑或盈利水準,都已初具規模。
根據最新半年報資料顯示,兩市103家文娛傳媒業上市公司中,迄今已有76家公佈了各自中報。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76家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收得1163.5億元,淨利潤總額則為116.71億元。2015年同期,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總額則分別為804.75億元和95.29億元。
一位元影視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的增長速度不及預期,但增長速度相較其它行業仍有一定優勢。他解釋,也正因此,影視類上市公司的業績仍將以高速發展。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目前市值前十的影視公司發現,整體營收及淨利仍有大幅上漲。其中,光線傳媒(300251.SZ)依靠年初的《美人魚》,不僅在淨利潤上占得頭把交椅,營收上也取得較大增幅,達到74.27%。
除此之外,遊戲類上市公司同樣業績喜人。以遊族網路(002174.SZ)、掌趣科技(300315.SZ)等為代表的網游概念股,自去年開始,業績已經連續實現大漲。
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高利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已披露的中報來看,其中發映出的財務資料,比如以文化、傳媒等第三產業的業績發展,證明國有經濟結構的轉型正見初步成效。
高利解釋,以往銀行利潤占比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非常高,也因此被戲稱為“所有人給銀行打工”,但隨著去產能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針的提出,我國經濟結構已經出現變化,銀行利潤占比正在下降,一些大國企的經營也出現了變化。
“這些行業(指服務業行業)與自身歷史比,不僅存在自身淨利潤上升的情況,縱向與其它行業比,一些傳統行業的利潤占比也在下滑。實際上,未來消費、服務業的淨利潤占比肯定會更大,因為原來的那種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高利說。
最新評論